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到《易经》 , 很多人都会莫名其妙地肃然起敬 , 因为这部经典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 , 确实过于“高深莫测”了 。 当然 , 从古至今的“易学家”不计其数 , 易经的思想贯穿了儒释道三家 , 它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
但是 , 《易经》到底讲了什么呢?不管是《连山》、《归藏》还是《周易》 , 它总要有一个核心思想吧?但现实很遗憾地告诉我们 , 即便千百年来易学家层出不穷 , 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 指明易经到底讲了什么 。
“六经之首 , 大道之始” , 《易经》的处境与《老子》一样尴尬 , 讲不清道不明导致了后世的无限争论 。 推崇者以为其是至宝 , 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易学来解释 , 而且能够指明具体的出路;但反对者却以为这是胡扯 , 认为这不过是祖先留下的文字游戏 , 它这种含混无逻辑的行文 ,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
杨振宁先生便属于后者 , 他对于《易经》的批判是不遗余力的 , 认为其属于“毫无逻辑的胡扯” ,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
【易经到底讲了什么?杨振宁:毫无逻辑的胡扯,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杨振宁先生是近代物理学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 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并不低于爱因斯坦 , 同时他也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爱国科学家 。
但是 , 杨振宁先生提出了相当有条理的理由 , 作为他认为《易经》“毫无逻辑可言 , 阻碍科学发展”的论据 。
第一 , 《易经》只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思想 , 但没有定性、定量的分析 , 没有成体系的逻辑链条 , 属于极为含混的经验之谈 。 比如以各种自然现象代表着一些规律 , 而后以这些规律去解释一切 , 这实际上是单一线性的思维 , 是极为幼稚可笑的 。
第二 , 《易经》千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 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不仅仅在哲学方面 , 还在于文学方面 。 这深刻地影响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 它作为千年以来的行文范本 , 使得中文的语法极为细碎而不成体系 , 或者说 , 中文根本不存在什么语法 。
第三 , 《易经》的理念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 这导致了中国人的保守与内向 , 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人对于未知领域探索的欲望 。
以上 , 便是杨振宁先生对《易经》不满的三个方面 , 主要集中在“哲学”、“文学”(包括语言)、“道德”(包含审美)等领域 , 可以说基本上就完全否定了“六经之首” 。
当然 , 杨振宁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但未必全对 。
杨振宁先生认为 , 中华文明的特质在于“合”、西方文明的核心在于“分” , 所谓的“合”其实指的是归纳能力 , 而“分”则是演绎能力 。 前者是将有限现象的归到一点 , 更注重经验和感官;而后者是将一点推到无限 , 更注重逻辑和推理 。
《易经》的核心点在于“解释一切” , 也就是将现实的事物分门别类、然后高度抽象成符号 , 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明 。 而西方文明则不然 , 他们更注重逻辑推理而非归纳总结 , 故而近代科学的萌芽诞生在西方 , 而中国包括整个儒家文明圈都无法孕育出科学 。
对于这一点 , 笔者是持肯定态度的 , 《易》能够解释一切、但它无法指出一个方向 , 站在杨振宁先生的角度来讲 , 它确实是“毫无逻辑的鬼扯” 。
解释一个东西是很简单的 , 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难 ,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王朝中 , 科技、科学都被认为是“奇技淫巧” , 它的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 其中的原因在于 , 我们很多时候都只需要“解释问题” , 但“解决问题”有着另一套办法 。
这并非是“长他人志气 , 灭自己威风”的话 , 西方固然有着落后的时期 , 但在短短的百年内 , 欧洲这样的弹丸之地就成为了近代科学的摇篮 , 催生了辉煌璀璨的现代文明 , 其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
我们应当看到他人的长处 , 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 , 换句话说 , 笔者从来都不认为有任何一本书是完全正确的真理 , 它必然有时代的局限性 。
推荐阅读
- 参宿四变暗前曾被神秘力量击穿
- 土星中的一颗卫星竟然可能是人造的?连焊缝都清晰可见!
- 海豚为何喜欢人类,科学家:它眼里的人类是这样
- 科学家发现宇宙“虚空”天体,宇宙秘密被解开,很多人恍然大悟
- 新研究表明,火星曾经是一个充满水的世界?这会是真的吗?
- 人最快能跑多快?科学家预测出了人类终极速度
- 狼是一种忍耐能力极强的动物,为何会在我国大部分地方迅速消失?
- 关于考古你有十万个为什么?长沙这个新展带你入门考古圈
- “智商最高人类”威廉·席德斯,IQ超爱因斯坦2倍,取得什么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