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文章图片


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文章图片


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文章图片


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文章图片


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文章图片


如果向自然界投放大量转基因蚊子,以蚊制蚊,能否遏制蚊子侵扰?


文章图片



酷热的夏天 , 我们在面对闷燥炎热的天气同时 , 还得面临着大量蚊虫的干扰 , 其中蚊子叮人吸血的问题 , 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重大课题 , 为了在“人蚊大战”中占据上风 , 人类可谓开足了马力、使用了各种方法 , 可是 , 自然界中的蚊子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 每年仍然定期“复苏” , 向人类展开疯狂地进攻 。

近10年来 , 世界一些国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的方式 , 从改造蚊子的基因、限制蚊子种群繁衍的方式 , 来试图消灭这个人类最大的敌人之一 , 然而出于工程实施的复杂性、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不确定性等等 , 这种方式遭受了很大的抵制 , 效果并不理想 。 近日 , 美国又重启这项计划 , 准备向自然界释放数亿只基因改造后的蚊子 , 结果也招来不少反对的声音 。 那么 , 这种“转基因”的蚊子 , 对于人类来说 , 是益处大于坏处呢 , 还是会带来潜存的生态灾难?

蚊子的主要危害世界上对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能够产生影响的蚊子 , 主要包括库蚊、按蚊(这两种夜晚吸血)和伊蚊(白天吸血) , 这些种类蚊子中的雌性个体 , 只有在吸食血液之后 , 血液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才能够推动其卵巢的发育 , 继而才能交配繁衍出后代 , 而雄性个体一般不叮咬人畜 , 只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 。

由于蚊子的吸血 , 一般都不会刻意选择叮咬的对象 , 所以当前一个叮咬的对象血液中 , 如果含有一些致病的细菌、病毒或者其它微生物 , 那么在叮咬下一个对象时 , 就有很大的几率将这些致病体带入体内 , 从而引发身体的疾病 , 甚至会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 , 比如登革热、疟疾、丝虫病、脑炎、黄热病等 。 另外 , 有些蚊子既叮咬人 , 也叮咬其它的一些哺乳动物 , 也会在人畜中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 。

由于在蚊子叮咬的过程中 , 雌蚊都会分泌含有抗凝血、扩张血管以及麻醉剂的唾液 , 并且将这些物质通过针状的口器注入到皮肤中 , 所以它们在叮咬时 , 我们一般都感觉不到 , 待发现时 , 皮肤上就已经出现免疫系统应激所形成的肿块 。 虽然每次蚊子的吸血量只有五分之一毫升 , 但是被叮后的“酸爽”以及潜在的疾病威胁 , 再加上难以发觉性 , 使得蚊子成为目前地球上对于人类说最为致命的15种动物之一 。

对付蚊子的传统方式说到灭蚊 , 相信世界上每个人都在方面投入过许多精力 , 也尝试采取了诸多方法 。 比如 , 应用最“笨”的室内寻找和拍打方法 , 这种是典型的被动方式 , 也是最无奈的最后一道防线 , 不过人类在与蚊子长期共存的历史中 , 这种方式也推动了蚊子的演化 , 那些飞行速度慢、飞行时声音大、吸血量大、反应不敏捷的蚊子逐渐被消灭了 。

从上世纪初开始 , 人类社会在研究灭蚊产品方面走入了“快车道” , 固体蚊香、驱蚊剂、液体蚊香、电热蚊香等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 这些产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杀死或者驱赶部分蚊子 , 但是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蚊子的繁衍和发展 , 另外都含有具有杀虫功效的化学成分 , 在使用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效果 , 而且在超量挥发下对人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另外 , 这种方式灭蚊 , 在杀灭一些蚊子的同时 , 有些耐受性强的蚊子会逐渐产生耐药性 , 时间长了如果成分不改变的话 , 杀灭蚊子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

近年来 , 也有一些利用发射超声波驱蚊的设备 , 不过由于蚊子的种类不同 , 对超声波的耐受性也不尽相同 , 要想利用几种超声波来驱赶所有的蚊子 , 理论上根本行不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