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震撼大片,必看!( 二 )


他们首先发现了一个菊石 , 是一种海洋生物 , 外观有点像卷曲的蜗牛 。 但它是偶然进入这个淡水环境的 , 原本并不属于这里 。
菊石上方的地质层 , 就隐藏着这片岩石属于哪个年代的关键线索 。 它呈橙色 , 这是由撞击后富含“铱”的碎片构成的 。 铱是一种地壳中非常罕见的元素 , 然而在小行星中却非常普遍 。 铱所在的这片岩层 , 就标记了白垩纪-古近纪界线 , 也是恐龙时代终结的标志 。 一旦看到了那个岩层 , 辨认出了它 , 就意味着一层薄薄的岩石之下 , 覆盖的是整个恐龙统治的世界 , 之上则是迎来的新世界 。
塔尼斯挖掘点就像是进入一个时间点的窗口 。

我们在2019年进入现场拍摄 , 纪录片的主创编辑团队只有三人 , 但我们的背后 , 是大量的摄影师、特效师及科学家团队 , 与我们一起见证并佐证了整个过程 。
这处遗址的天气变幻无常 , 10年来 , 每年只有夏天的一两个月适合挖掘 。 罗伯特和团队经常被暴雨、雷电、和四厘米厚的冰雹追赶 , 所以只有在七月和八月 , 他们才会夜以继日的挖掘 , 从破晓到天黑 。 这为我们的拍摄也带来了困难 。

于是我们在佛罗里达州的苏万尼河上拍摄了沙滩背景 , 而森林背景主要是在英国拍的 。 为了让英国的林地显得更像热带 , 我们在附近种植了蕨类植物、苏铁、棕榈等等 , 这些都是在小行星撞击后依然存活了数百万年的植物 。 我们还使用了烟雾机 , 给人一种郁郁葱葱、潮湿的热带感觉 。
有时一名摄制组成员要拿着一根长棍在灌木丛中制造动静 , 模拟恐龙经过的样子 。 我们还专门制作了爪印 , 以匹配世界各地恐龙足迹的化石证据 。 虽然不能坐着时光机回到6600万年前 , 但挖掘现场的拍摄与特效的结合 , 能让我们穿越这个窗口 。


用零下200摄氏度的液氧冷冻化石以便完整取出 ,

这是考古学中用于挖掘人类遗骸的技术
逐渐罗伯特发现了不可计数的化石 。 有鱼类、霸王龙的牙齿、幼年霸王龙留下的足迹、近乎完整的龟类和三角龙的骸骨 。
通过研究这些化石 , 就能推测出白垩纪晚期的恐龙的“生活方式”——
比如几乎所有的成年三角龙化石都是被单独发现的 , 这就说明成年三角龙可能是独居动物 。 他们可能有领地意识 , 有些颈部存在刺伤 , 所以它们或许会用自己的角搏斗 , 就像现代的驯鹿一样 , 来争夺配偶和领地 。

罗伯特发现的化石之一:白垩纪晚期一种足兽类动物的下颌骨

翼龙蛋化石
罗伯特还发现了翼龙的足迹 , 更惊喜的是一颗翼龙蛋化石 。 关于翼龙蛋的化石记录非常稀少 , 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找到了几个 , 分别是来自中国东北、中国新疆 , 还有一颗在阿根廷发现的 。 罗伯特的这颗 , 是在北美发现的唯一一颗 。
为了了解它的组成部分 , 罗伯特把它拿到了英国牛津 , 用一个叫“钻石”的巨大显微镜来观察它 。 仪器会产生比太阳的亮度高出数十亿倍的光束 , 用它对准翼龙蛋化石 , 就能进行“尸检” 。
我们看到了蛋里它翅膀折叠的方式就像一只蝙蝠 , 紧紧地蜷缩在狭小的空间 。 科学界对翼龙的繁殖方式知之甚少 , 而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 今天的一些鸟类孵化之后仍然需要被照顾 , 因为它们的骨骼并没有完全发育 。 许多鸟类孵化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父母为它们提供食物 , 还有一些孵化后几分钟就能站立并开始自己觅食 。
而翼龙可能更进一步 。 大量的钙质表明在蛋壳里的骨骼正在变硬 , 正在慢慢骨化 , 所以翼龙孵化之后或许并不需要照顾 , 甚至还可以立马飞行 。

片中采访的多位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
行星科学家、博物馆馆长
除了罗伯特的团队 , 我们还采访了 17人 , 这些科学家所能做的就是添加上下文 。 当我们谈论小行星的时候 , 采访了一位天文学家;当我们有了对地质的新发现时 , 就去找到地质学家 。 我们尽可能确保每一项新发现的准确性 。
“当我看到保存在塔尼斯沉积物中的动物和植物 , 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 生机勃勃 。 ”罗伯特说 , 这说明即使在白垩纪末期 , 塔尼斯也充满了生命 , 而并不是像某些“恐龙灭绝假说”所推测的恐龙早在此前就已灭绝 。
小行星撞击的海域 , 在如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 , 爆炸毁灭了距离撞击点1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生命 。 但是这次撞击 , 对3000公里外的塔尼斯有什么影响呢?这里动物的死亡 , 也是因为它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