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骗术之巅“师姑钓”:男女通吃,一旦上钩必定财色兼丢( 二 )


以上观点 , 都有大量事件支撑 , 纵观“师姑钓”事件的大量发生 , 时期也都在清末至民国初期 。

可以看出 , 无论在什么年代 , 贫穷往往都是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 。
寺庙收留了大量女子为尼姑 , 起初还可以凭借寺庙的底蕴 , 勉强支撑一段时间 , 但灾年时间过长 , 长期入不敷出 , 寺庙也难以为继 。
这时 , 没有经过长期佛家教育 , 出家也仅仅是为了吃顿饱饭的尼姑 , 再次为吃饭 , 密谋起了“师姑钓” , 也就不难理解了 。
男女通吃 , 财色俱骗有了违法的动机 , 下一步就是如何实施犯罪了 。
寺庙的尼姑们 , 有着一种天然的佛教身份保护 , 大多数人对佛门弟子还是存在信任的 。

起初 , 师姑们首先盯上的是这群有钱男人 , 尽管是灾祸年头 , 却还是有少数的人能够维持自己的财富 , 这就使他们在人群中 , 格外亮眼 。
但与我们所想的师姑们抬抬手 , 有钱男人往上扑不一样 , 师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和一系列手段 , 也要掌握方法 。
因为 , 来寺庙的人 , 无论是好是坏 , 都带着一定的虔诚 , 不可能是专门为行苟且之事来寺庙的 , 否则就去青楼了 。
其次 , 一般去寺庙 , 尤其是男人 , 通常都是带着家眷们一起 , 也是有钱有脸的人物 。
那么如何实施犯罪呢?

首先 , 趁住持或其他同事在对女主人解惑时 , 将男主人骗至偏一点的寺庙处 , 进行诱惑 , 等到半推半就时 , 再由其他同事来个“床上捉奸” 。
师姑的身份是神圣的 , 行如此苟且之事 , 定是你这男人禽兽不如 。
此时妻子就在寺庙 , 男人为保住自己的名节和家庭也只能咬碎了牙 , 往肚子里咽 , 使出大量钱财平息此事 。
而女主人在另一处也会被诱骗 , “购买”大量“祈福道具” 。
这与今天的“仙人跳” , 有异曲同工之处 。
另外 , 来寺庙上香的女人也相当得多 , 上香女人大多是有生活不如意之处 , 比如家庭生活不和谐 , 亦或者是丈夫早逝 。

这部分群体 , 首先感情上是空虚的 , 其次身体上也有其生理需求 。
师姑们显然也不放过这部分用户群体 。
在过去那个礼教严苛的时代 , 异性之间拉拉手都是不被允许的 , 而师姑们显然就有这方面的性别优势 。
她们现在情感上鼓励这群苦命的女人 , 然后在身体上给予需要 , 在过去被称为“磨盘” , 也就是今天的同性恋 。
因为性别和身份上的优势 , 师姑们可以毫无破绽地解决用户问题 , 所以也培养了相当一部分具有粘性的客户 。
这是“师姑钓”的初级阶段 , 随着灾祸年代事件不断延长 , 一点点又进化出了高级阶段 。

没有那么多有钱人怎么办?于是她们终于开始对穷人下手了 , 扩展了自己的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 。
穷人身上也是有价值的 , 经济学上讲 , 货物的价值就在于流通 。
而寺庙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众人群特别广泛 , 毕竟我佛普渡众生 。
在长期这群香客中 , 也少不了有居心叵测之徒 , 他们积极与师姑们合作 , 共同将产业做大做强 。
师姑们先利用自己的身份 , 打探身份情况 , 进行摸底 , 无论在哪个时代 , 都不想得罪自己惹不起的人 , 在这个过程中 , 也有利于培养信任 。
摸清楚对方底细后 , 再将其诱骗迷晕 , 转手交给他人 , 进行买卖 , 将人卖到青楼或黑作坊 , 然后抽取部分提成 。

很多时候都不用那么麻烦 , 因为可能师姑之前手里的用户资源就不少 , 例如这“磨盘”的行当 , 就能攒下不少资源 , 自己的客户 , 就是自己手中一块香喷喷的肉 , 犹如待宰的羔羊 。
当然 , 有时还能通过师姑们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 。
这个世界上 , 消息最灵通的莫过于商人 , 比他们消息还灵通的就是有钱的商人 。
他们因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 例如想要一个孩子 , 会花钱打典师姑 , 再通过师姑完成拐骗和交易 。
“师姑钓”的骗术其实并不难 , 但它之所以被称为骗术的最高境界 , 就在于师姑身份的神圣感 , 以及其性别的优势 , 极易获取信任 , 再加上寺庙这样的场所 , 香客众多 , 所以能够屡屡得手 。

可见 , 无论是对谁 , 都理应提高警惕 , 免受无妄之灾 。
骗术今天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 , 骗术的手段也越发高明 , 而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 更让各种行骗手段 , 层出不穷 。
“师姑钓”也有了更高维度的发展 , 前文我们讲师姑钓的高明之处 , 在于其身份能够获取信任 , 而在今天 , 骗子们通过整理总结各种话术 , 仅仅一个电话 , 就能让被骗者误认为其合法的身份 , 或警察 , 或为法院工作者 , 再以信任为基础 , 将自己的钱打入他人账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