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骗术之巅“师姑钓”:男女通吃,一旦上钩必定财色兼丢( 三 )


可是 , 没钱是不是就不会被骗呢?
过去就有古语 , 大概意思是指 , 贫穷能让一个人免受被骗 。

是啊 , 没钱怎么被骗钱 , 就算骗术再高明 , 我没有钱 , 怎么能把钱打入到骗子的银行账户 。
但在今天情况大不一样 , 就算你身无分文 , 骗子也能通过电话 , 榨干你身上的每一滴油水 。
首先他们会诱骗你 , 获得你的各种信息 , 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及手机验证码 , 通过你的信息进行贷款 , 再将通过你的身份贷款来的钱 , 打入自己的银行账户 。
完成行骗后 , 他们可以挂断电话 , 从此天各一方 , 杳无音信 , 而你就要背上巨大的还款压力 , 为你本就贫困的家庭 , 雪上加霜 。
另一种比较高明和常见的就是“庞氏骗局” , 又可以叫“击鼓传花”或者“拆东墙补西墙” 。

其本质 , 与今天的炒鞋有一定的相似性 , 不同点在于 , 炒鞋以鞋作为交易媒介 , 而鞋本身就有其价值 。
但“庞氏骗局”所炒的物品 , 或经营的项目 , 可能本身就是个幌子 。
庞氏骗局的鼻祖是查尔斯·庞兹 , 庞氏骗局也因此得名 。
他首先杜撰了一个投资项目 , 短期就能获得巨额回报 , 贪心的投资者就将资金转入 , 但这仅仅是开始 。
短期内 , “庞氏骗局”确实会给你巨额回报 , 吸引更多的人入场 。
可项目是杜撰的 , 这资金是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投资者的本金 。
那也不对啊 , 高额的短期回报 , 已经回本 , 后期可还是会有不断的收益 。
后期不断地收益 , 其实就是从后来人投入的本金支取的 。

这个骗局是投入本金 , 用本金支付你的回报收益 , 然后通过其高额的回报 , 吸引下一波入场的人 , 再用下一波人的本金 , 支付上一波人的回报 , 所以称他为 , 拆东墙补西墙 。
高明之处在于 , 理论上 ,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者 , 进入这个骗局 , 这个骗局可以一直维系下去 , 获取收益 。
但理论和实际总有出入 , 我们知道 , 现实中不可能有源源不断进入庞氏骗局的投资者 , 一旦后期必再有新的投资者 , 整个资金链就断了 。
到时候别说收益 , 你的本金都被用做别人的利息了 , 整个资金盘就倒了 。 像极了击鼓传花 , 不一定传到谁 , 也就是最后一波人的手里 , 就炸了 。
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 行骗者首先会杜撰一件可以流通的商品 , 例如字画 。

杜撰什么商品本身不重要 , 甚至可以是瓶盖 。
然后第一波人买完 , 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下一波人 , 直到没有新的投资者 。
“庞氏骗局”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 , 哪怕大家都知道这是骗局 , 但因为贪婪 , 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 , 还是会有投资者心甘情愿入局 , 最后抽身不及 , 血本无归 。
其实通过总结发现 , 无论是过去的“师姑钓” , 还是发展到今天的各种层出不穷的骗局 , 其根本就是两点 , 获取被骗者信任 , 激起被骗者的贪婪 。
当今骗术越发高明 , 骗子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 我们理应提高警惕 , 加紧防范 , 尤其保证自己对他人正确的信任 。
穷不一定不会被骗 , 但提高警惕会使被骗的可能大大降低 。

另外一点 , 做事要守住本心 , 脚踏实地 , 不去追求那些 , 自己不了解的 , 所谓的高额回报 , 被骗者在想的是利润 , 而行骗者惦记的可能就是本金 。
只要我们保证这两点 , 任凭骗子手段如何高明 , 也无法获取财物 。
而且 , 尽管骗子的技术在提升 , 但国家的保障力度也是不断增强的 , 在保证自己个人提高警惕的同时 , 我们也相信政府在未来 , 尤其是电子货币实行以后 , 每一笔赃款都可以追回 , 每一个骗子也都逃避不了法律的制裁 。
【清末骗术之巅“师姑钓”:男女通吃,一旦上钩必定财色兼丢】贫穷和愚昧才是犯罪的土壤 , 虽然当前被骗事件不容小觑 , 但可以预见 ,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 , 文化素质日趋增强 , 被骗事件也会不断减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