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

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

文章图片

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

文章图片

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

文章图片

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

文章图片

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

文章图片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游记照片 , 作品发表于1936年 , 标题就叫做《徽江山水》 , 由于没有找到原始照片 , 从报纸上转下来的图片 , 清晰度堪忧 , 希望大家不要怪我 。

今日新安江 , 歙县新溪口乡
徽江其实就是新安江 , 同时新安江也有叫徽港的 , 不知道为什么在以前很多资料都是将新安江命名为徽江 , 直到修建了新安江大坝 , 有了千岛湖 , 新安江的名字才固定下来 。 其实新安江和新安郡有着莫大的关系 , 而新安郡其实就是徽州的前身 , 包括了黄山市、绩溪、淳安等地 。

这些大船可能是从闸口朝上游运行的 , 这种船其实是一种橹船 , 照片虽然模糊 , 但是船尾可以看到有人在摇橹 , 其实侧面船帮应该有人撑槁 , 目的是控制方向和进行辅助动力 , 这种船在建好新安江大坝以后还存在过不少时间 。

过了闸口 , 沿江而上 , 到了桐庐 , 过了桐庐到了一个地方叫七里泷钓台 , 在这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三岔口 , 向东边的河流上溯 。 就到了严州 。

到了严州的支流向南 , 就可以到到兰溪和金华 , 这里的山疏散而秀美 , 水较深但是也比较窄 , 这是当时的作者得到的结论 , 我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 , 因为从后面的照片可以看出 , 他没有到兰溪河金华 。

因为作者在严州向西而行上溯 , 这里之后 , 称之为徽江 , 也就是这条河流的新安江段了 。
作者一路观赏 , 得到的结论是 , 徽江向上至安徽 , 山岭一个接一个 , 完全不能分开 , 不止是山多 , 而且山的形态也是变幻万千 。
其实新安江段的山 , 是天目山脉、白际山脉、黄山山脉混合的结果 , 歙县境内最高峰清凉峰海拔1780米左右 , 沿着新安江海拔超过千米的高山也是不可胜数 。

作者接着描述新安江的水 , 水面较浅 , 但是水面却比较宽阔 , 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但是作者显然忘记了新安江的水不止是浅、阔 , 新安江很多水路路段 , 还要加上急 , 就是水流非常的快 , 在以前到了歙县很多水域 , 都是需要拉纤通过的 。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这正是新安江滩多落差大的概括 。

后面作者介绍了他坐在船上的感受:

舟行其間 , 四圍之山 , 形態萬狀 。 當秋涼之初 , 風和日暖 , 靜坐船頭 , 左顧右盼 , 亦可使萬念不起 , 宛如神仙中人
原来作者是在夏天结束的时候去游览的 , 这时候的新安江水不是枯水期 , 所以他可能没有看到船逆流而上拉纤的情形 。
但是作者对新安江山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说是“宛如神仙中人” 。

照片虽然不清楚 , 但是这张照片却能明显看到湍急的流水激起的浪花 , 还有渔船上的鸬鹚和前后两个船夫吃力划船对抗激流的情形 。

到了这里 , 大家看到岸上的白墙黑瓦 , 估计也知道 , 应该是进入徽州地界了 , 即便不是歙县 , 也是淳安 , 因为这两个县的交集实在是太多了 , 很多文化习俗都差不多 。

作者最后可能停在了屯溪 , 没有继续前进 , 按照《徽州交通志》的记载 , 那时候屯溪上溯 , 可能只能航行很小的船只 , 甚至是竹筏 。
【新安江|1936年没有千岛湖,那时候的新安江是什么样子的】1956年 , 新建了新安江大坝 , 这条新安江便被截断了 , 很多激流险滩再也不会困扰百姓 , 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浙江的两个县城 , 和安徽歙县南部的不少古镇一起消失到漫漫河底 , 没有消失的是大约四十万人对家的思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