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这事要硬掰起来,司机大哥肯定输


男子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这事要硬掰起来,司机大哥肯定输



“男子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的事情引发激烈讨论 。 事情发生在北京 , 具体的经过是:打车男子上车后要求司机大哥开空调 , 双方交涉几轮之后 , 最终司机大哥以单价太低、成本太高为由 , 将打车男子扔在路边 。
有必要说明的是 , 打车男子在讲述双方的“争执”时 , 自认为所提的要求不过分 , 但是司机大哥却让他找“网约车公司”(平台方)反馈 , 而且争执后司机大哥最终的拒载理由是“影响到了驾驶心情” , 所以打车男子不仅认为司机大哥的回应无法理解 , 就连态度也是难以接受 。
就事论事 , 这事要硬掰起来 , 司机大哥肯定输 。 毕竟乘客要求司机开空调的行为并不过分 , 至于司机大哥强调单价太低、成本太高显然只是“他自己的算法” , 真要是以法律准则下的服务标准审视 , 显然“他自己的算法”是讲不通的 。
因为就开空调来讲 , 它属于配套服务 , 而非是附加服务 。 就此而言 , 司机大哥拿“单价太低、成本太高”来搪塞打车男子 , 显然有点不讲道理 。 在这个问题上 , 我们可以去“共情”司机大哥跑车辛苦 , 挣钱不易 。 但是把这个当作不提供服务的前置原因 , 显然是不可以的 。
只是从双方的“争执”中我们会发现 , 司机大哥显然把“跑车辛苦 , 挣钱不易”当成是不提供服务的前提了 。 虽然司机大哥强调的是“单价太低、成本太高” , 但是翻译过来不就是“跑车辛苦 , 挣钱不易”吗?
就此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双方的“争执”来回(核心对话内容) 。 打车男子:“天这么热 , 我要开空调怎么了 。 ”司机大哥:“接的这个单子价格便宜 , 你可以跟平台投诉我 。 ”打车男子:“你开不了车就别做司机 。 ”司机大哥:“你影响到我心情了 。 ”
平心而论 , 将打车男子的讲述和双方的“争执”来回结合起来看 , 虽然司机大哥不提供空调服务错在先 , 但是双方之所以从“争执”走向“闹掰” , 说到底 , 沟通的氛围才是主要问题 。 要知道 , 但凡打车男子的态度平和些 , 司机大哥也不至于就以“单价太低、成本太高”就把他扔在路边 。
之所以这样强调 , 并不在于为司机大哥说话或追认打车男子是否有错 , 而是即便打车男子在法律准则下再怎么占理 , 也不能在态度上忽略该有的平和 。 因为就人与人的互动和接触来讲 , 法律终归是平衡的艺术 , 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评判事务的是非 , 但却不见得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
并且多数时候也只是结果性的呈现 , 而对于那时那刻的是非 , 多半是没办法当即解决的 。 如此强调 , 就在于我们通过硬掰可以追认司机大哥做得不妥 , 但是为促进普遍的良性互动 , 我们必须要在解构的基础上给出建构的答案 , 要不然 , “男子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这样的事情依然会重复出现 , 并且仍然不会被重视 。
【男子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这事要硬掰起来,司机大哥肯定输】因为要是理不顺核心症结 , 那么显而易见的后遗症便是:打车男子指责司机大哥服务不够好 , 司机大哥抱怨平台抽成多挣钱难 , 平台反咬打车男子难伺候、司机大哥太挑活 。 总而言之 , 各说各有理 , 就是不承认自己有问题 。
所以说回“男子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的事情 , 它除却是个“是非”问题 , 更确切地讲是个“没理顺”的问题 。 一方面 , 司机大哥抱怨平台抽成多这到底是实际情况 , 还是懒人作妖 , 这需要根据整体行业的情况进行再评估;另一方面 , 打车男子跟司机大哥是否存在拱火问题 , 这也需要摊开来看 , 因为一般来讲 , 要是跟司机大哥好好说话 , 估计都会给开空调的 , 即便司机大哥有不情愿的想法 。
不得不承认 , 人类事务真是太复杂了 。 我们很难用一个标准 , 一个视角解决所有问题 , 并且多数时候是多个标准 , 多个视角纠缠在一起 。 换句话说 , 我们以为是规则太过模糊 , 可事实上 , 真正模糊的并不是规则 , 而是人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