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拿李元霸双锤去鉴宝,惹得观众哄笑,专家看后观众都没笑了


男子拿李元霸双锤去鉴宝,惹得观众哄笑,专家看后观众都没笑了


文章图片


男子拿李元霸双锤去鉴宝,惹得观众哄笑,专家看后观众都没笑了


文章图片


男子拿李元霸双锤去鉴宝,惹得观众哄笑,专家看后观众都没笑了


文章图片


男子拿李元霸双锤去鉴宝,惹得观众哄笑,专家看后观众都没笑了


“六朝文物草连空 , 天淡云闲今古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我国是历史上唯一一些文化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 , 老祖先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 一股收藏古代文物的热潮在21世纪初出现 , 伴随着该趋势的盛行 , 国家于2002年制定了相关的《文物保护法》 ,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民间文物的流通 , 促使向规范化的道路发展 。

近些年来 , 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大 , 有关鉴宝类的节目流行了起来 , 央视推出的《鉴宝》、《一锤定音》等节目收视率更是居高不下 , 很多民间的收藏者 , 都会拿出自家珍藏已久的宝物 , 来节目中给饱读诗书专家们鉴定 。 一方面可以让专家给文物的真假定性 , 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所收藏文物的知名度 , 提高其价值 , 以卖出更好的价钱 。 既然是鉴定文物 , 那结果只有两种 , 要么是真文物 , 要么是假文物 。 谜底揭晓之后的收藏者们 ,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既真实又残酷 。 毕竟每一个人将文物带上节目的人 , 从内心的角度来说 , 他们都是把自己的文物当作绝对真实而又珍贵的宝物来看待的 。 男子拿李元霸双锤去鉴宝 , 惹得观众哄笑 , 专家看后观众都没笑了 。

曾经有一名拿着号称“李元霸双锤”的男子来参加节目 , 就不幸碰了壁 。 当主持人念出男子所带文物名字时 , 现场的观众便哄堂大笑起来 , 只有见多识广的专家没有嗤笑这名男子 。 原来 , 所谓的“李元霸双锤” , 不过是民间小说的产物 。 李元霸何许人也?是清代文学家如莲居士所写的隋唐小说《说唐》当中的虚拟人物 , 他帮助唐朝灭亡了北周 , 成为了大唐的开国将军 , 接连辅佐李渊和李世民两位君主 。 在唐朝建立之后 , 更是帮助唐皇南征北战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不过 , 真实历史中并没有李元霸此人 , 翻开史籍 , 我们也只能找到他的原型 , 那就是李渊的三个孩子李玄霸 。 李玄霸此人 , 根据正史的记载来看 , 不过是一名文弱书生 , 对于唐朝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也没有做出什么卓越的贡献 , 史书仅仅记载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读书天赋 , 可惜英年早逝 , 年仅十六岁便入土为安 。 如莲居士在《说唐》中写到李玄霸时 , 对他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 , 武功之高堪称万人敌 。 因为当时的清朝是康熙在位 , 康熙本名又叫做爱新觉罗·玄烨 , 在加上该朝大兴“文字狱” , 为了免除不必要的麻烦 , 作者在书中只好避开康熙名讳 , 将李玄霸的“玄”字改为了“元”字 , 这才有了如今为人所熟知的大唐猛将李元霸 。

既然李元霸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 , 那就更不用说他所使用的双锤武器了 , 自然是不存在的 。 如此看来 , 现场观众们嗤笑这名拿着所谓“李元霸双锤”的男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 尽管如此 , 专家们还是按照节目的规矩接过的男子的“宝物” , 仔细察看了一番 , 最终告诉男子 , 是一件普通的工艺品 , 并没有太大价值 。

之后 , 男子讲述得到“李元霸双锤”的经历 , 说自己没有读过什么书 , 也不懂得鉴别文物 , 得到它在是因为外地旅游时 , 当地人所推荐的 , 自己轻信他人便花了一定价钱将这双锤买了过来 。 小时候就听说过李元霸的故事 , 却不知道此人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存在过 , 这才信以为真 , 一直将这双锤当作宝物收藏着 。

专家听完男子的话不禁叹息 , 接着有告诉男子 , 这双锤虽然不是他心中所想的唐朝宝物 , 却也是一件清朝古董 。 这样的言论让男子感到一惊 , 顿时又燃起了希望 。 专家称清朝末年民俗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时期 , 想李元霸这种著名的文化形象 , 不仅出现在书中 , 也时常被民间的艺术行业从事者所扮演 , 这双锤就是那一时期的表演杂戏之人的道具 。

对于这样的结果 , 男子心中稍稍平复了一些 , 现场的观众听完专家一席言 , 也没有继续嗤笑男子 , 而是打心底对他表示同情 。 从这名男子的真实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出 , 读书是多么的重要 , 倘若对唐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 , 恐怕都不会犯下认为李元霸此人是真实存在这样的低级错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