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多残忍?鲸鱼不会自然死亡,而是在没有力气后被活活淹死!


大自然有多残忍?鲸鱼不会自然死亡,而是在没有力气后被活活淹死!


文章图片

【大自然有多残忍?鲸鱼不会自然死亡,而是在没有力气后被活活淹死!】
大自然有多残忍?鲸鱼不会自然死亡,而是在没有力气后被活活淹死!


文章图片


大自然有多残忍?鲸鱼不会自然死亡,而是在没有力气后被活活淹死!


文章图片


地球之所以能够孕育出各种各样的生命 , 一是因为有太阳为其提供稳定的光和热;二是因为地球处于安全的运行轨道上 , 太阳系内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不会相互干扰;三是因为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 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四是因为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能够形成大气层 。 而最重要的一点 , 是因为地球上有水 。

生物进化历程表明 ,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起源于海洋 。 与陆地环境相比 , 海洋环境更加稳定 , 而稳定的环境是孕育生命的基础 。 据生物学家推测 , 地球上第一个生命诞生于三四十亿年前的原始海洋 , 且极有可能是单细胞藻类生物 。 单细胞藻类结构简单 , 富含叶绿素 ,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地球上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 为更高级生命的诞生创造了必要条件 。
地球上有了氧气之后 , 生命进化迎来大爆发 , 海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类生物 。
后来 , 随着地球上大规模造陆运动的开始 , 海洋面积不断缩小 , 很多水域变成了陆地 , 有些海底甚至隆起变成了高山 。 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 , 很多海洋生物来到了陆地上 , 这其中就包括鲸鱼的祖先 。

然而 ,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 , 在离开海洋大约2.5亿年之后 , 鲸鱼的祖先又返回了海洋 , 这在生物进化史上被称作“二次入水” 。 需要说明的是 , 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
众所周知 , 无论是海洋中的动物 , 还是陆地上的动物 , 维持其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 由于海水中的氧气含量较少 , 所以海洋动物进化出了鱼鳃 。 鱼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 , 海水从鱼类的口中进入后经过鱼鳃流出 , 水流方向正好与鳃板中的血流方向相反 , 形成逆流交换系统能高效地既带来氧气又带走二氧化碳 。
而陆地上氧气含量较高 , 来到陆地上的动物不需要使用鱼鳃来进行呼吸 , 所以鱼鳃渐渐退化 。 哺乳动物则进化出了比鱼鳃呼吸效率高得多的呼吸器官——肺 。 哺乳动物的肺 , 结构最为复杂 , 呈现出海绵状 , 是由复杂的“支气管树”所构成 , 支气管分枝的盲端即为肺泡 , 肺泡数量十分巨大 , 因而大大增加了呼吸表面积 , 呼吸效率得以提高 。

鲸鱼则由于“二次入水”的缘故 , 从陆地上进化出了肺这一呼吸器官 , 重新回到海洋后 , 鲸鱼的前肢退化为鳍 , 后肢退化消失 , 但是肺却没有退化 。 只不过 , 鲸鱼用于呼吸的鼻孔移生至头顶 。
其实 , 不管是用鳃呼吸的鱼类 , 还是用肺呼吸的鲸类 , 在海洋中生存都面临着一个极为残忍的事实: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 。
有人会说 , 鱼类和鲸类天生就会游泳 , 并且一生中都生活在水中 , 怎么可能会被淹死呢?
对于海洋中的鱼类而言 , 海水中的氧气含量比较低 , 仅为4.59~8.72毫米/升 , 而要想获得足够的氧气 , 它们就必须不停地在水中游动 。 尤其是对于体型较大的鱼类而言 , 比如鲨鱼 , 一旦停止游动 , 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 就有可能被海水淹死 。

正是因为如此 , 海洋动物的体型在某种程度上被限制住了 。 而鲸鱼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 因为它仍然保留了用肺呼吸的功能 。 因此 , 我们能够看到鲸鱼的体型一般都很大 , 有些种类的鲸鱼长达30米以上 , 体重可达170吨以上 , 成为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 。
对于鲸鱼来说 , 在海洋中用肺呼吸意味着它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上浮到水面上来换气 。 在睡觉时 , 鲸鱼则会依靠左右脑轮流休息来调控呼吸过程 。 当左脑休息时 , 右脑便负责调节身体浮上水面呼吸 。 同样的 , 当右脑休息时 , 便轮到左脑调节身体浮上水面呼吸 。 这样才能够保证鲸鱼不会面临缺氧的危险 。

然而 , 任何生命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 当鲸鱼年迈到没有力气支撑其庞大的身躯浮出水面时 , 它便无法进行呼吸 。 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 , 鲸鱼就会被海水淹死 。
所以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海洋中的每一只鲸鱼都不是自然死亡的 , 而是被海水活活淹死的 。 之前 , 人们一直以为体型庞大的鲸鱼能够存活上千年 。 然而事实上 , 在自然环境下 , 鲸鱼的寿命通常不会超过100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