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

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

文章图片

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

文章图片

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

文章图片

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

文章图片

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

如果你是一名太空题材游戏的爱好者 , 那么对于《星际拓荒》这款作品一定不会陌生 。 这是是一款外太空科幻主题的探险解谜神作 , 虽然是一款名不见经传的独立游戏 , 但它的Steam好评率高达95% , 和一些3A大作品相较 , 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此作的工作室透过极具创意的想象力 , 打造出一个微型的太阳系 , 里面的行星就是玩家探索的关卡 , 设计得非常好 , 游玩过程充满惊奇 。 设定上 , 浅显地套用了量子力学与些许宇宙的科普知识 , 并述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 初期的疑惑 , 随着游玩与探索 , 各种谜底被一一解开 , 终至豁然开朗 , 印象深刻 , 令人悠然神往 。
虽然有着较为卡通的美术设计 , 又是探索解谜类型 , 但星际拓荒并不是银河马力欧那样的闯关或是塞尔达作品里的地图探索+神殿解谜 。 比较像俗称走路模拟器 , 以独特引人入胜的故事 , 未知中带着恐惧的太空探索沉浸感 , 加上新奇的场景设计 , 驱动着玩家游玩和探索的动力 。 这次 , 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款作品 。
剧情居住在木炉星的四眼生物哈斯人 , 在卫星上发现远古文明挪麦人的遗址 , 研究过他们的语言 , 得知挪麦人是为了找寻“宇宙之眼”而来到这个太阳系 , 然而因不明原因而灭绝 , 如今只剩下散落在其他行星上的断垣残壁遗址 , 于是主角为了考古踏上旅途 , 找寻挪麦人消失的原因、他们打造的设施作用为何?究竟挪麦人在找寻的宇宙之眼是什么?哈斯人的外空考古团被称为星际拓荒 。

搭上太空船飞出去探索后 , 才玩二十多分钟 , 就看到太阳变为红巨星 , 超新星爆炸 , 吞噬掉所有行星后 GameOver 。 之后画面播放着类似倒带的回忆影像 , 主角又醒过来 , 并且回到游戏 22 分钟前 。 于是我们就跟随主角在这反复的 22分钟轮回里 , 到各个行星上探索 , 玩家也逐渐理清了整个故事的脉络 。
挪麦人原来挪麦人来自其他星系 , 他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种族 , 寻找和理解是他们所信奉的生命意义 。 某天其中一个家族发现了一个长得像眼睛的不明信号 , 这个信号似乎比宇宙还要古老 。 求知欲旺盛又极富冒险精神的挪麦人在没有通知其他家族的状况下 , 赶忙的跃传(空间跳跃 , 科幻的标配)到信号所在处 。 然而发生了意外 , 飞船卡在一个叫做黑棘星的内部 , 发射了三艘逃生船 , 其中一艘没能成功 , 死了一票优秀的挪麦人 。
另外两艘分别迫降到碎空星与余烬星 。 因为母船损毁 , 又无法联络上其他外星系的挪麦家族 , 剩余的挪麦人就此在两个行星上落地生根 , 也始终心心念念着那一古老信号:宇宙之眼 。 经过许久时间 , 两地的人终于会和 , 并造出扫描眼信号的设施 , 然而那信号再也没出现过 。 于是他们决定打造发射台 , 直接射出观测器 , 找寻哪边有宇宙之眼的异常信号 。 但资源有限 , 茫茫宇宙中 , 只有几次的机会根本不可能一发即中 。
当他们苦寻不到信号而卡关时 , 发现了一颗时而出现又会消失的卫星 , 当它被观测到时 , 就会乖乖待在一处 , 不继续观测的话 , 他就又会消失 。 因为有着量子不确定的状态 , 被称为量子卫星 。 大部分时间出现在太阳系的行星旁 , 但偶尔会从太阳系消失 。 挪麦人因此推测 , 此星系有第六颗未知的行星 , 当太阳系观测不到量子卫星的时候 , 它就是跑到这第六颗未知的地点 。 后面他们登陆了这颗量子卫星 , 也成为挪麦人的成年礼 。

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关于黑洞与白洞 。 在一颗叫做碎空星的中间有一个休眠黑洞(可能就是吸力很弱的意思) , 不小心掉进去后会从太阳系边缘的一个白洞出来 。 挪麦人发现 , 从白洞出来的时间会早于进入黑洞的时间 , 虽然时间只有短暂的十万分之一秒而已 。 他们因为怀疑 , 还打造了一个黑洞白洞的装置 , 用肉眼观察并确认有这种现象:离开白洞的时间会早于进入黑洞的时间 , 而当能量越大时 , 可扩大两者间的时间差 。
双星计划于是挪麦人开启了一个称为余烬双星的大胆计划 。 他们想利用这种时间差 , 创造时间倒流 , 在每一次倒流后 , 本来只有一次发射机会的眼之观测器 , 变成无限次的机会 , 接着他们又打造了可以储存回忆和记录的装置 , 免得时间倒流后 , 一切资讯又回归之前的状态 。 然而想要有时间足够长的倒流间隔 , 就需要非常大的能量 , 因此他们打算引爆太阳 , 从而利用爆炸的能量 。
然而余烬双星计划失败告终 , Loop 理论上可行 , 但是引爆太阳却失败了 , 就没有足够的能量 。 这时心灰意冷的挪麦人 , 在一颗彗星到来时 , 索性找点乐子探索一下新访客 。 想不到此彗星的核心带有剧毒物质 , 在绕行过太阳系时发生爆炸 , 高压密度的物质瞬间扩散到整个太阳系 , 挪麦人就此灭亡 。 当时哈斯人还只是水中生物的阶段 , 因此逃过一劫 。

主角就是无意间触发并跟记忆装置同步 , 所以每一次的太阳爆炸后 , 都会看到回忆倒流播放 , 解释了为什么每一次醒来 , 前一回的探索记录都能保存 。 而就在挪麦人逝去的几十万年后 , 哈斯人也演化到开始探索星空的阶段 , 并对挪麦遗址进行考古研究 。 此时太阳寿命来到结束的阶段 , 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 的确有跟着双星计划走 , 发射观测器就在九百多万次的发射中 , 发现了宇宙之眼的坐标 , 主角在深巨星的海底深处 , 透过追踪装置得知了宇宙之眼的坐标 。
眼的真相主角登上量子卫星 , 并在上面发现一个活生生的挪麦人!原来当年彗星爆炸时 , 他正在量子卫星上 , 从他口中得知 , 第六颗行星是宇宙之眼 , 因为眼具有量子态 , 所以这颗卫星也变成了量子态 , 而他现在是既死又活 , 我们在卫星的其他位置上会看到他的遗骸 , 就是当年被毒死的状态 , 但同时又有一处他是活的 。
后来主角拿到了飞船需要的跃迁装置 , 并设定宇宙之眼的坐标 , 到达眼 。 经过一处非常诡异奇特的步行后 , 主角到了一座森林 , 路上还有许多类似萤火虫的小星系爆炸了 , 原来整个宇宙寿命即将结束 。 找到了一个营地后 , 并叫出星际拓荒的其他五人 , 外加一个挪麦人 , 大家因主角的关系 , 都在量子状态下 , 聚集在宇宙之眼上的这个营地 , 并合奏了游戏主题曲 , 接着由主角对营火上的一团云进行观测 , 本来的所有可能将坍缩成一个状态 , 宇宙大爆炸 , 新的宇宙在玩家的观测下诞生了 。 宇宙之眼需要有人观测才能产生下一个宇宙 , 我们就是一路随着挪麦人的脚步 , 来到了 , 并且让新的宇宙诞生 。
精致设计的行星
【独立游戏|明明它只是普通的独立游戏,好评率却高达95%,比某些3A强多了】星际拓荒除了故事吸引人 , 星球的设计也是游戏的优秀之处 。 这迷你太阳系中 , 有五颗行星需要探索 , 各异其趣 。 新手村木炉星 , 主角一群哈斯人的居所 , 一开始让玩家在这边学习一些无重力的浮空操作 , 博物馆里有简单叙述挪麦考古的事迹 。 夜晚变为白天时 , 响起的音乐十分好听 , 给人一种朝阳初升 , 开始探险旅途的意境 。
我旅途上第一个去的星球是深巨星 , 进入大气层后马上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 。 这是一颗只有四个小岛 , 全是海水组成的星球 , 有巨大的水龙卷会将小岛暂时吸到大气层外 , 接着又会坠回海上 。 海水下有一股强劲的水流 , 阻挡飞船无法下潜 , 后续在一个挪麦天文馆得知有一个逆时针旋转的龙卷能够将物体卷入水流底下 。 星球的核心外还有一层电荷保护圈 , 需要钻进水母体内才能进入 。
碎空星到处破碎不堪 , 它的卫星是一座不停爆发喷出石块的火山 , 石块受到星球吸引 , 打到地表后碎块便会掉落到星球中间的黑洞 。 有一处场所有着关于量子卫星的知识 , 因为走不到 , 需要等到被吸入黑洞后 , 被白洞吐出来后 , 才能在无重力的状况抵达探索 。 其中一处挪麦人的基地就建在碎空星内部 , 他们有着反重力的技术 , 因此这个城看起来是各种垂直与倒挂的状态 , 称为悬空城 , 内部的黑洞也非常炫酷 。

接着是我觉得有着全游戏最酷机制的沙漏双星 , 由灰烬星与余烬星组成 。 这两颗行星靠在一起 , 本来灰烬星上全是沙子 , 而余烬星上则有着许多峡谷 。 经过一段时间 , 余烬星会慢慢地把灰烬星上的沙子吸过去 , 就像沙漏一般 。 因此有一边要等沙子越来越少露出遗迹才能探索 , 而另一边就要赶在沙子全部埋没前才有办法探索 。
另一批挪麦人就是在余烬星上的内部峡谷建立基地——背阴城 。 一开始到这边探索时 , 会被地底错综的路线弄得晕头转向 。 探索遗址的时候更得把握时间 , 因为沙子不断填入底部 , 慢慢整个地底会被沙子掩埋 。 但是反复地找路 , 到后面整个路线都会十分熟悉 , 从一开始的迷茫惶恐 , 到后来好像自家厨房在游走 , 挺有成就感 。
黑棘星是游戏通关前的必经之处 , 玩过这边会让人对安康鱼极度厌恶 。 这星球被一种诡异的种子寄生 , 从内部就被植物的根部撑开 。 挪麦人就是因为不小心跃传到这星球内部导致灾难 。 在黑棘星能遇到一个已经消失在外空很久的星际拓荒探险队前辈 , 他到过深巨星的内部 , 越过电力场圈的方法就是他间接给玩家提示的 。 巨大的根带有孔洞 , 里面是多次元空间 , 发射探测器进去会在多个地方标出并显示重复信号的错误信息 , 是个极易迷路的地方 , 需要靠信号探测器钻进对的孔才能找到正确的路 。

找路的过程会遇到许多光点 , 有些光点是通往其他空间的孔 , 但有些是巨大的安康鱼 , 刚开始遇到他们完全不知如何躲避 , 马上就叫一声过来把整艘船吞掉 。 后来在他处才得知安康鱼是瞎子 , 只要不操作飞行船 , 只靠惯性漂浮通过 , 他们就不会发现玩家 。 中途还会发现这些安康鱼的来源 , 一串像葡萄的红色鱼卵 , 超级恶心 。
考古的旅程整个游戏的方式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22分钟) , 去到各行星上 , 找寻挪麦人留下的文字信息;在不同的星球上会找到越过障碍的线索 , 例如:在碎空星的天文馆里会提到深巨星上的其中一个水龙卷 , 能把物体带到星球下方;在背阴城能够得知 , 安康鱼是瞎子 , 靠听力猎食 。 找挪麦人文字信息的同时 , 也是让玩家自行拼凑故事的来龙去脉 。 每次找到新的资讯 , 都会被记在飞行船里的日志内 , 游戏过程的顺序十分自由 , 每个玩家整个游玩的体验都不同 。
在四个行星上 , 各有一处小营地 , 能遇到星际拓荒探险队的四名成员 。 每每在这些星球上找到营地时都有一种放心、找到同伴的温馨感觉 。 他们演奏着各自的乐器 , 当玩家在外太空时使用探测器的话 , 只要位置有对到 , 探测器会发出他们演奏的音乐 。 四个乐器分别是班鸠琴、笛子、鼓和口琴 , 不同音色但是演奏同一首曲子 , 当玩家从远处用探测器搜寻他们的信号时 , 如果刚好星球的位置是在直线上重叠的话 , 也能听到演奏的乐器声重叠 。

四个团员特色鲜明 。 吹笛子的是悠哉地躺在吊床上的懒虫 , 他跟主角是唯二具有保留 Loop 记忆的人 , 面对太阳会爆炸的事处之泰然 , 觉得先睡上一觉再说 , 还有一张打瞌睡舒服程度的评分表 。 打鼓的热衷研究宇宙 , 发现其他星系超新星爆炸的现象异常变多 , 隐隐觉得太阳系也不妙了 , 在太阳要爆炸前他抱怨:出生在宇宙的末日真是太不走运了 。 跟他讲其他事会说:谁在乎啊 。 弹斑鸠琴的是个考古迷 , 有太空恐惧症的他 , 能到达有个黑洞的空星很不简单 。 在黑棘星上吹口琴的则是公认最会飞航的太空员 , 有一天音讯全无的原因就是因为诡异的多次元空间影响 。
在这考古的旅途上 , 都只有玩家一人;在行星游荡时 , 那种只有太空服里的呼吸声 , 呈现出宇宙的真空虚无;整个游戏的气氛营造得非常好 , 将踏上外太空的未知与孤独融入游玩过程中 , 时常让人觉得有些可怕 。 在迥异的行星上一路探索与拼凑 , 亲眼见证挪麦人的遗址与遗留的文字信息 , 还有不经意地参与到双星计划之中 , 慢慢揭开故事的真相 , 整个独特的游戏体验 , 十分地让我印象深刻 。
总结
星际拓荒从故事、游玩方式、关卡的机制以及配乐和音效 , 没有一处多余或不足 , 整体设计得丝丝入扣 , 完美搭配 。 恰到好处的故事 , 那关于挪麦人、宇宙之眼还有埋藏黑暗的秘密 , 紧紧抓住玩家的探索欲 , 驱动着游玩动力 , 即便在虚无的太空里 , 未知与孤独始终跟随着 。 而且这也是少数让我觉得觉得沉浸感破表的神作 , 如果你对于太空探索类题材感兴趣的话 , 那么此作将会非常适合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