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还无法将探测器或者月球车送入到“洞穴”内部 , 我们还无法了解洞内的场景 , 至于它们规模有多大、深度有多少、范围有多广自然无法得知 。 伴随着未来世界一些国家相继实施的重返月球计划 , 对这些洞穴进行深入的探测 , 很有可能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
如果我们生活在月球的表面 , 那么将时刻面临着白天和黑夜巨大温差的“洗礼” , 还得承受大量太阳辐射和宇宙辐射的冲击 , 甚至还得面对小行星不定期的“来访” 。
但是 , 如果生活在这些洞穴里 , 情况会改观许多 , 比如 , 坚硬的岩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上面的威胁 , 避免太空小行星以及辐射的伤害 , 温度也不会那么大 , 而且更有可能接近月球的地下冰层(在某些区域可能存在地下冰层) 。 这些条件 , 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类在月球上栖居的难度 , 同时也减少了从地球上运输必要物资(至少是水源)的成本 。
在月球“洞穴”内栖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然 , 目前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 , 还没有达到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条件 , 不过 , 这个日子应该很快就要到来 , 至少十几年内会有一批“先遣者”会造访月球 , 并为以后建造基地打下基础 。 如果这些“先遣者”到达月球后 , 想用这些“洞穴”来栖居 , 那么 , 摆在他们面前的、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选择更加稳固的洞穴 。 月球上的熔岩管位置不同、规模不一、结构也不相同 , 虽然总体上看要比地球上的规模大、结构稳定 , 但由于每个管道都会存在差异性 , 住进去后首先要确保的问题就是不要在短期内发生坍陷 , 这就需要在前期的选择上 , 进行大量的勘探、测量和论证 。
二是选择更加舒适的空间 。 虽然以地球为类比 , 推测出月球下面的熔岩管内部规模很大 , 但是由于没有实际勘探过 , 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 , 到底空间够不够大、能否“舒适”地进行生活 , 还是一个未知数 。
三是通讯和供电问题 。 如何在“洞穴内”这个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 , 怎样和月球表面的人或者设备通讯联系?如何为相关工作、生活仪器和设备供电?
四是水源保障问题 。 并不是每个“洞穴”下部都会与地下冰层相连接 , 实际上这种几率是非常小的 , 要想长期生活在“洞穴”内 , 探测并使用这些地下冰层乃是最重要、最理想的一个保障 , 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 , 是非常困难的 。
为了更好地论证月球下部洞穴是否适合以后人类居住 , 科学家们不但设想了今后如何更全面探测月球“洞穴”的方案 , 而且还在地球上进行了模拟 , 比如在冰岛 , 将计划建设一个仿真的月球熔岩管栖息地 。 欧洲航空局已经启动了一个叫做“洞穴”的项目 , 专门用来训练世界各地的宇航员 。
其实 , 在太阳系的天体中 , 不仅仅月球和地球有熔岩管 , 像火星、木卫一、水星上都有 , 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火星探测的日益深入 , 火星“洞穴”也有可能是人类以及其它生命的庇护所 。 不过 , 现在 , 对月球“洞穴”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 是人类走出地球、开始在其它星球栖居的第一步 。
推荐阅读
- 宇宙为何会加速膨胀?多重量子场形成的暗能量,或许是幕后推手
- 历经44个春秋,远在220亿公里之外的旅行者1号,传回了宇宙的声音
-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可能隐藏在火星深处,火星岩石或许功不可没
- 火星真的有过生命?25亿年前,这里比地球更宜居!
- 早期宇宙如何走出“黑暗时代”?不起眼的小星系,或许就是答案
- 来历不明的巨型细菌现身加勒比海,体长1厘米肉眼可见
- 最新变化,21年的金秋之时,哈勃为我们带来四大行星的这些
- 奇点大爆炸的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很快就炸出那么大的宇宙?
- 老人星有多大?天文学家如何测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