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美景——狮子山和笔架山

香港|香港美景——狮子山和笔架山

文章图片

香港|香港美景——狮子山和笔架山

文章图片

香港|香港美景——狮子山和笔架山

文章图片

香港|香港美景——狮子山和笔架山

文章图片

香港|香港美景——狮子山和笔架山

文章图片



一些地形的名字 , 山的名字 , 岭的名字 , 峰的名字 , 也都标志着香港的历史 。 香港一直沿用中国传统留下来的名字 , 英国人来到 , 会改一些名字 , 这是殖民时代的历史 。 从这些名字的改变 , 我们会对香港历史的演变多一些了解 。

象征香港精神的狮子山

来到香港 , 我们要知道狮子山是香港精神的象征 。 香港人开口闭口就是说 , 我们香港人有“狮子山精神” 。 因为从70年代到80年代香港电视台一直在拍狮子山 , 其中最著名的电视剧 , 就叫做《狮子山下》 。 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香港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的故事 , 主要讲亲情、伦理及一些社会事件 。 表现的主题非常和谐、温情 , 极其凸显香港人的拼搏精神 。 香港人的生活不是没有困难 , 但是每一次遇到社会的转变 , 各种的冲突 , 香港人咬着牙根继续迎难而上 。 这种拼搏精神 , 体现了互相包容 , 互相支持 。 尤其是以家庭为最核心的单位 , 这种精神就叫做“狮子山精神” 。 因为该部电视剧非常受欢迎 , 久而久之“狮子山精神” , 就变成香港文化精神核心价值的代名词了 。

剧中的“狮子山”的原型是九龙半岛的狮子山 , 你如果从深圳进入罗湖 , 在进入九龙半岛中途就会看到一个狮子山了 。 刚到香港的朋友 , 我肯定会问他们 , 你抬头看看那座山像不像狮子?他们肯定看了好久都不会觉得像 。 后来他们在香港过了一天、两天 , 甚至住了下来 , 而且习惯了使用港币 。 香港钞票上很多时候是有一个图案 , 有一个很普遍使用的纸币图案 , 就是一座狮子山 。 他们花的钱多了 , 就会看到一座狮子山 , 而且越看越像 。

狮子山高达495米 , 其实以前中国人不叫它做狮子山的 , 叫它做老虎山 , 或者叫它做骆驼山、凤凰山 。 后来英国人占领了九龙半岛 , 就将它改名了 , 改为狮子山--Lion Rock , 因为英国人也有一座狮子山 , 英国佬很喜欢将英国的地名搬过来套用在香港 , 在他的殖民地显示他的官威 , 同时也留给他们一些怀乡的味道 。

就这样 , 这个山就从老虎山变为了狮子山 。 香港人可能觉得自己也都有狮子精神 , 就无所谓了 。 而且无所谓之余 , 听着听着又听顺耳的 , 就接受了 , 觉得老虎好像会吃人 , 凶狠一点 , 反而狮子是兽中之王 , 虽然都吃人 , 但是既然都是吃人的猛兽 , 又觉着狮子比老虎大 , 也就慢慢的叫做狮子山了 。
狮子山很高的 , 爬上去很危险 , 一年到头都有很多人被困于狮子山上 , 要消防员用直升机放条绳子下来爬下来救人 , 甚至发生过消防员丧命 。 在狮子山的一边可以看到九龙全景 , 甚至看到远眺香港岛 , 另外一边就看到沙田 , 就是“新界”那边 。 而天气一有变化 , 狮子山山顶就会有很多云 , 所以以前在19世纪的香港民间 , 叫这个景是香港八景之一 , 叫做“骆顶含烟” , 那些烽烟 , 很有意境 。
八仙岭与笔架山

八仙岭就是在“新界”东北的一条山脉 , 有很多高高低低的岭峰 , 为什么叫八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所以八仙岭的山峰也都用八仙的名字命名 , 仙姑峰 , 就是何仙姑 。 还有拐李峰、果老峰、钟离峰、曹舅峰 , 很有中国民间传统的气息 。

狮子山旁边的山有个很有趣的名字 , 叫笔架山 。 你一听到名字 , 就想象到 , 一张桌面上面 , 放着一个中国传统的笔架 , 有三个高一点的部分突了出来 , 承托着垫笔的 , 那就叫笔架山 。

笔架山以前中国人叫它为“烟炖山” , 就是说烽火台 , 因为上面设有烽火台 。 从清朝之后就慢慢改名了 , 又曾经改名为“大火山” 。 因为有烟火台 , 就叫大火山了 。 英国人来到了之后 , 既然说烟炖山 , 烽火台 , 就叫做Beacon Hill就是烽火 。 将英文Beacon Hill 音译为中文的比干山 。 直到二次大战之后 , 英国殖民政府在这个山的山顶 , 建立了一个雷达站 , 将三个雷达放在山的三个山峰上 , 在侧面来看很像笔架 , 所以就叫做笔架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