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22年山西省文旅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三 )


疫情影响下 , 在品牌塑造过程中 , 第一 , 山西省文旅景区疫情后积极应变求变 , 更加注重拓宽传播渠道 , 依托云游平台大数据 , 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 聚焦官微、官博和短视频等自媒体 , 全面提升品牌宣传力度 。 如《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雕塑节、“平遥中国年”活动连续举办 , 吸引世界目光 , 古城之魂融入一场场活动、一次次相逢 , 不仅通过传统媒体、交通广告等途径 , 官方微信、视频号等 , 提升新媒体利用率和营销互动效率 。
第二 , 山西省头部景区以文化为消费内核 , 深度挖掘自身内涵 , 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体系 , 整合资源优势 , 提升客群体验 。 如皇城相府自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后 , 不断创新产品丰富供给 , 明清院落的实景融入剧《再回相府》在景区上演 , 让游客在“情景式体验、浸入式品鉴、移动式观赏”中品味生活、感受家风、传承文化 , 市场反响良好 。 皇城相府还与邻近的郭峪、大桥、史山、沟底等四村 , 以及郭峪古城、海会书院两家3A级景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五村三景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齐头并进 , 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 进而推动“旅游景区—旅游带—全域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
第三 , 疫情前后 , 山西省文旅景区通过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大活动带动 , 引进华侨城、银泰集团、中景信集团等知名旅游企业和集团 , 推动本土旅游企业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 , 倒逼各旅游企业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 如5A级景区五台山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不松懈 , 景区相继出台《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经营体制改革方案》《整村改造开发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 成立了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
四、山西省文旅景区发展趋势:创新要素推动竞争力提升、加强龙头景区带动功能 , 加强景区综合利用的创新开发体验互动产品
面临粗放型的发展困境和对文化旅游品质需求逐渐提高挑战 , 山西文旅景区业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 依靠创造性要素推动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 第一 , 破除片面追求门票经济 , 增加对旅游服务特性和体验经济的认识 , 如乔家大院高昂的门票背后是过度的商业化而非优质的服务 , 这也是 5A 级景区被摘牌的重要原因 。 第二 , 坚持龙头景区牵引带动能力 , 疫情后 , 山西省政府、山西省文旅厅多次出台相关补贴扶持政策 , 纾困相关企业的同时 , 出台“9+13”梯次打造计划等 , 不断助力文旅景区高质量发展 。 第三 , 加强对景区资源的综合利用 , 结合客群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 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出行的各个环节 , 增加二次消费产品 ,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服务 。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 迈点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 迈点研究院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