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河|中国计划再花300亿用5年征服第二大沙漠

额尔齐斯河|中国计划再花300亿用5年征服第二大沙漠

文章图片


在1996年9月时 , 国家计委就批准了引额济克工程建议书 ,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工程“635”水利枢纽工程、引水总干渠、西干渠及尾部反调节水库等 。 同年10月 , 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又分别批准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 , 认为该工程可分为三期四步实施 , 其中引额济克是一期工程(该工程已于2000年8月1日投入使用);引额济乌是二期工程 , 二期工程分两步 , 第一是将水引到乌鲁木齐 , 第二是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再建一个调节水库 , 三期工程是将布尔津河的水调到额尔齐斯河 , 这样可以增大源头供水量 。 其中二期工程已经早已完工 , 乌鲁木齐人民已经能吃到来自额尔齐斯河中的水了 。
引额济乌还有三期工程 , 三期工程会怎么上呢?引多少水?
最近有网友建议如下 。
额尔齐斯河在中国境内干流546公里 , 流域面积5.7万平方公里 , 年均出境径流量高达111亿立方米 。 出境水面海拔415米 。

如上图额尔齐斯河100亿吨出境处海拔最低点才415米 。 额尔齐斯河中游的福海海拔才485米 。 落差只有70米 。 用三级抽水 , 每次将水面抽高35米就能将哈巴河 , 布尔津河的水抽到福海 。 也就是说福海就是额尔齐斯河的下游 , 从此额尔齐斯河在中国境内改名为福河 。 名字源自福海 , 意为新疆人的福气之河 。

将这100亿吨水存在福海 , 然后调到准噶尔盆地内海拔低于300米的地区 , 每年调100亿吨水 。 沙漠地区年最大蒸发量是3000毫米(3米) 。 这100亿吨水以1米的水深覆盖100亿平方米(1万平方公里)沙漠上 , 一年蒸发下雨循环3次 , 就能达到蒸发量和降雨量平衡 。
准噶尔盆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 , 其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88万平方公里 。 也就是说只需要调水5年 , 理论上就能实现第二大沙漠变良田 。 即便再不行花20年 , 50年必定能实现
为什么新福河在中国境内流域只有5.7万平方公里 , 流域内的降雨量不到500毫米 , 哪里来这么多的水?可以短短几年内就能将相近面积的沙漠变成良田 , 这是因为福河的水 , 大部分来自俄罗斯 , 内蒙的雪山 , 其流域面积比国内大很多 。 并且北疆的福河上游流域蒸发量不大 。
经过这样的简单测算 , 福河的每年有100亿吨水都是北冰洋气流送过来的 , 不让100亿吨水流去哈国 , 不再流回北冰洋 。 10年就有1000亿吨 , 100年就1万亿吨 。 这些水只会在新疆 , 内蒙等中国西北部地区 , 哈国蒙国等地区循环 。 很多年之后 , 这些地区都不会再干旱缺水 。
在北疆完全截流额尔齐斯河会不会对哈萨克斯坦造成不良影响?
哈国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区域比黑龙江的纬度高 , 也更为寒冷 , 下游也不缺水 。
哈国缺水的是较为温暖的南方地区 , 如里海 , 咸海附近 。 距离额尔齐斯河流最短距离1200公里 。 哈国人口1900万 , GDP约1.7万亿人民币 。
哈国想将额河的水跨越600米海拔的高山 , 1200公里距离调到南方 ,
无疑是天大的难度 。
中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全程自流 , 华北平原4亿的消费者买单 。 其水价仍高得离谱 , 回收工程成本遥遥无期 。
即便科技再发展 。 哈国也无法利用额河的水 。 只能让水白白流入北冰洋 。
哈国的体量 , 每年能够用来建设水利工程的费用 , 也就是支付的水费 , 在GDP的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间 , 10亿是极限了 , 超过这个数值得不偿失 。
在这个消费者的市场设定下 , 如果20~50年回收成本 。 连本带利200~500亿的水利工程是哈国的体量 。
要在这个预算下 , 解决哈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 优先解决哈国南方水资源问题 。
吨水成本1元 , 10亿水费也只能找到10亿吨水 。 目前 , 我们能够在哈国最缺水的南方找个40亿吨每年的水资源 , 可以围绕这个淡水资源建立一个500万人的大城市 , 将该国的四分之一的人口聚居在里海边上 。 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
新建的福河 , 哈国的聚水盆这两个工程可以同时施工 。 3~5年内完工后 , 都能给两地人民带来福祉 。
自从福河方案放到网络 , 很多网友都为哈国说情 , 认为福河方案不可以建立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基础上 。 这体现了善良的国人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对此我深感欣慰 , 而在福河方案设计最初 , 已经为被截流河流下游找到解决水资源方法 。
【额尔齐斯河|中国计划再花300亿用5年征服第二大沙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