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犯逃亡32年,隐姓埋名摇身一变,成公司老总,直至2019才落网( 二 )


就在调查进入到停滞阶段时 , 一个民警的朋友给出了一个关键的线索 , 他告诉民警:“我在那边生活过一阵子 , 我记得那边虽然没有观斗乡 , 但却有一个观东乡 , 或许 , 你们要找的是这个地方 。 ”
观斗乡与观东乡 , 名字只差一字 , 极为相似 , 民警猜测登记信息很可能有误 , 真正的地址或许是观东乡高桥村 , 而非观斗乡高桥村 。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 , 民警来到了闸口镇 , 并在高桥村附近向这里的老人打听情况 。
刚来这里时 , 民警拦下了一个80岁老人问话 , 问他认不认识一个叫张松明的人 。
老人听了民警的问话后 , 肯定地说道:“我80岁了 , 这里所有的家族人员我都熟悉 , 这里没有姓张的 。 ”
老人的话让民警陷入到了迷茫中 , 难道张松明一家根本没有在这里生活过?
之后 , 民警徘徊在高桥村一带 , 四处找村民闲聊 , 为的就是了解村子里到底有没有张姓人家 。
某日 , 民警在一处屋舍前看到了一个年龄更大的老者 , 看到老者后 , 民警激动地上去问情况:“这里有没有姓张的人家?”
老人:“原来有 , 但现在没有了 。 ”

听到老人的回复后 , 民警喜不自胜 , 原来 , 村子里是有姓张的人家在的 , 只不过在以前搬走了而已 。
“以前有?”
“对 , 我记得 , 好像在1985年就搬走了 。 ”
老人说完这些 , 似乎陷入到了深深的回忆中 , 他告诉民警 , 这户人家和他常有往来 , 他们的大女儿叫张某英、大儿子叫张某强、二儿子叫张某武、最小的儿子叫张松明 。

“张松明?你确定小儿子叫张松明么?”
警方压抑住内心的激动 , 再次询问道 。
老人挠了挠头 , 用肯定的语气说:“就叫松明 , 没错啊 。 ”
听到这里 , 来现场办案的警方松了一口气 , 无论怎样 , 他们可算找到了与逃犯张松明有关的信息 , 只要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继续查下去 , 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能把张松明给揪出来 。

之后 , 警方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 , 找到了张松明一家人曾住过的宅院 , 这处宅院早已换了人居住 , 此时 , 住在宅院里的正是樊大爷 。
樊大爷虽然记不清张家是什么时候把房子卖给他的 , 但还是隐约记得和张家人之间发生的事 。
回忆起曾经 , 樊大爷笑着说:“我给他家的小儿子剃过头 , 我对他印象很深 , 我记得他叫贤春......”
听到“贤春”两字 , 民警一愣 , 这不就是张松明的另一个别名“张贤春”么 。
调查到了这里 , 民警做出了论断:搬走的张家人中的小儿子 , 正是他们要寻找的逃亡罪犯张松明!
樊大爷告诉警方 , 张家夫妻好像带着孩子去了公安县县城里居住 , 让警方去县城那边找找 , 说不定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

刚开始 , 民警以为能继续顺藤摸瓜 , 在县城调查出张家人的现居住地 , 从而找出在逃罪犯张松明 , 但事实上却并没有民警想象的那么简单 , 据调查 , 张松明父亲失踪 , 母亲过世 , 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到外地谋生 , 很少有联系 。
等于说 , 调查到了这里 , 案件又走向了死胡同 , 民警根本无法从逃跑罪犯家人身上得到有用的信息 。
无奈之下 , 办案民警又回到了高桥村 , 打算多与村民聊聊 , 看能不能获得其他有用的消息 。
说来也巧 , 偶然间 , 一民警在和路上的老大爷聊天时 , 得知了张松明的去向 。

当时 , 民警问他:“你也是这个村的么?”
老大爷回复:“是的 。 ”
“贤春 , 你认识吗?就是住这家的小儿子 。 ”
“贤春啊 , 认识 。 ”
“最近见过么?”
“没有 。 ”
“我看见过他!”
“啥时候看到过他?”
“上半年......”
老大爷说他只知道张松明在河边做什么生意 , 其他的一概不知 , 因为张松明不跟他们这些老人打交道 , 只和村里的年轻人打交道 。

越狱犯身份浮出水面根据这名老大爷提供的线索 , 民警走访了村里的许多年轻人 , 并从年轻人那里要到了张松明的手机号码 。
前脚 , 民警刚把手机号码存入手机 , 后脚 , 他的微信通讯录便显示 , 有新朋友可以添加 。
民警点开张松明的微信头像 , 只见画面中 , 一个男子抱着一条大狗 , 笑得很是灿烂 , 且微信头像下面有这样一行标注:老张专业防水 。
民警并未第一时间加上张松明的微信 , 他们怕打草惊蛇 , 为了安全起见 , 民警还是打算先查一下张松明的这个手机号 , 查询与该手机号使用人的关联信息 , 并从中获得有用消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