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犯逃亡32年,隐姓埋名摇身一变,成公司老总,直至2019才落网( 三 )



这一查 , 民警便查到了一个重要线索 。
【越狱犯逃亡32年,隐姓埋名摇身一变,成公司老总,直至2019才落网】根据调查可知 , 2016年时 , 该手机号有个拿快递的信息 , 并留下一人名字:张生明 。
张生明比追逃登记表上的张松明小两岁 , 但名字间却只差了一字 , 警方判断 , 此人就是他们要追捕的张松明 , 这些年来 , 警方一直未能追查到他的下落 , 可能就是因为张松明把名字给改成了张生明 。

找到了张生明的名字 , 警方又去工商部门查询查询到了他所登记的注册公司地址 , 他在工商部注册投资了一个50万的防水公司 , 且公司地址与户籍地址一致 , 都在高桥村 。
根据这个地址信息 , 一组办案民警埋伏在了高桥村的某处3楼楼房附近 , 这个楼房门口放着一台女式摩托车 , 警方判断这里很有可能有人居住 。
不过 , 警方的判断还是失误了 , 他们蹲守了一个晚上 , 都没发现有任何人进出这屋 。

次日白天 , 警方带着疑惑询问附近的居民 。
居民告诉他们:“他没有在这里住 , 他是拿这里当仓库用的 。 ”
根据村民所说 , 警方决定不在楼房附近蹲守了 , 他们随即便调整战略 , 换了策略 , 打算从张松明的电话号码入手 , 给他打电话 , 谎称说要做防水 , 想找他谈一下价 , 约他见面 。
不过 , 民警刚一打过去电话 , 就被张松明以自己在外办事的理由给拒绝了 。

就在民警赶到案件棘手 , 难以追寻到张松明的真实下落时 , 两天后 , 张松明却主动给民警打了电话 , 并在电话中问他们:“还做不做防水?我忙完了 , 价格合适的话 , 我们可以见面谈 。 ”
接到张松明电话的民警激动不已 , 随即 , 他便和张松明聊起了防水工程的问题 , 并和他约定了一个时间 , 在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旁酒店的一个北侧小区里见面 。
2019年9月23日中午12点 , 两名民警扮成夫妻出现在约定地点 。
40分钟后 , 一个骑着摩托车的男子进入到民警的视线 。
布控在四周的警方看到任务目标后 , 立即行动 , 将在逃的张松明缉拿归案 , 至此 , 逃亡了32年的张松明再也逃不动了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他注定要为自己的越狱行为付出代价 , 得到法律的制裁 。

逃亡32年的苦楚落网后的张松明重舒了一口气 , 他向警方表示:“我配合你们 , 能让我给我女儿打一个电话么?”
警方见他羁押上警车后 , 同意了他的请求 , 允许他给女儿打一个电话 。
电话拨通后 , 张松明语气哽咽地说道:“我被抓起来了 。 ”
电话那头的女儿不解:“什么?你犯什么事了 , 你跟人家起争执了?”
张松明叹了叹气 , 继续说:“不是 , 你不晓得 , 那时你还没出生......”
张松明没有多向女儿解释 , 在说明自己被警察抓了后便挂断了电话 。
在这之后 , 被判了刑的张松明被羁押回了监狱 , 时隔32年 , 他再次回到监狱 , 幡然悔悟 , 他主动向监狱申请请求记者前来采访他 , 他有话要告诉那些在逃的犯人 。

见了记者后 , 张松明承认 , 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 在逃亡的32年里 , 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 , 他的事业小有成就 , 衣食无忧 , 应当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 这32年 , 他都在惊恐和纠结中度过 , 经常做梦 , 心理压力很大 。
1987年 , 他被判刑时已是一名父亲 , 为了躲避相关部门的追踪 , 他带着妻女逃离家乡 , 先后到了新疆、云南、四川等地 , 频繁的搬家 。
在那段时间 , 女儿问得最多的话便是:“爸爸我们怎么又要搬家啊?”
每当女儿问起这个问题 , 张松明便不知如何作答 , 只能默默地不吭声 , 以沉默答复女儿的提问 。

1994年 , 张松明的老婆厌倦了这样搬家的生活 , 选择离开了他 。
自此 , 张松明便成了光棍一名 , 至今都未成家 。
后来 , 张松明趁着统一办理身份证的机会 , 隐姓埋名 , 把张松明的名字换成了张生明 , 申请办理了一张身份证 , 这张身份证是父亲去办的 , 在办的时候 , 父亲特意把他的年龄给报小了2岁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张松明开始放松了起来 , 他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 并在家乡注册了一个防水公司 。
为了弥补心里对家庭的愧疚感 , 他把身上大多数的钱都给了女儿 , 除此外 , 还隔三差五给女儿买礼物 , 送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