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大陨石坑直径300公里,1990年才被发现,地球啥事没有?( 二 )



位于南非的“弗里德堡凹陷区” , 正是以上判断条件都符合 , 因此科学家确认它属于一个远古时期的陨石坑无疑 , 而且下部的钻石矿和黄金带 , 有很大的几率也是拜这颗小行星撞击所赐 。
这颗巨大小行星撞击对地球的影响
据估算 , 撞击南非的这颗小行星 , 在撞击地球时所释放的能量 , 要比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那颗小行星 , 高出10多倍 , 也就是说相当于1000万亿吨TNT当量、相当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威力的1000亿倍 。
所幸在21亿年前 , 地球上的生命还是以原核生物为主 , 也就是说还是许多以细菌为代表的低等级生命形式 。 巨大的撞击力虽然对整个地球的气候产生了明显影响 , 但是 , 这些原核生物的适应性极强 , 而且分布广泛 , 所以这次撞击并没有造成非常明显的生物大灭绝灾难 , 或许在我们现有的认知上 , 并不知道这次撞击对当时的微生物界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 至少 , 这些微生物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 为后来多细胞生物的发展以及生命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

不过 , 由于这次撞击所释放的能量异常庞大 , 科学家们推测 , 在巨大撞击力的作用下 , 加速了地球板块飘移的进程 , 特别是对推动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南极大陆的分离贡献了力量 。

与此同时 , 在撞击的瞬间 , 由于高温作用 , 使得撞击点和周边相当大的范围内 , 岩石和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熔化 , 在冲击力加持下 , 这些熔化后的岩石和土壤 , 向着周围更广的区域发生抛射、溅射和堆积 , 最后逐渐冷却形成坚硬的石英岩 , 这类岩石由于异常致密、性质比较稳定 , 即使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和风雨侵蚀 , 也没有改变土壤贫瘠的状态 , 因此以撞击坑为圆心 , 周围相当广大的土地 , 一直以来都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这里显得非常“薄弱” , 气候的改变加上土壤的贫瘠 , 成为非洲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