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与哈克的关系转变,表现了作者对种族平等的呼声和渴望( 二 )


吐温通过哈克与吉姆的关系 , 发出了对于黑白平等的呼声 , 这是他种族平等观中最为突出的一面 , 而对于王权的彻底否定 , 则宣告了吐温对愚昧腐朽的等级观念的揭露 , 以及他冲破等级界限实现人人平等的美好愿景 。 哈克和吉姆对于王权这一概念从一开始就有共识 , 他们将国王符号化为“不聪明”、“可怜”与“无能” 。

当哈克首次向吉姆谈及所罗门时 , 作为黑奴的吉姆 , 却对近三千年来的固定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 , 他向“所罗门的智慧”发出了质疑 , 认为“所罗门绝不是聪明人” 。
当哈克又谈及对于未来国王的设想时 , 吉姆的第一反应就是“可怜的” , 并认为如果王权继承人沦为百姓 , 他们的处境甚至不及逃亡中的奴隶 。
随着追寻自由的逃跑历程 , 出现了自称“国王”与“公爵”两个人物 。 “这两个骗子以公爵和国王的身份出现:似乎昔日塞纳河边的皇亲国戚今日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 。 ”客串的“国王”连“公爵”的发音都弄错了 , 把雅号“布里吉窝特”说成了“布吉窝头” 。

这两个骗子以假托的形式 , 引进了一系列关于国王的暗示 , 他们模仿戏剧中虚假的现实 , 而且还自己制作了一出“戏” , 他们充满虚伪的表演触怒了哈克 , 他在对吉姆谈论历史上的皇族时 , 直接表达了他对王权的不屑 。 随后汤姆的介入 , 又戏谑了代表王权统治的道具式徽号——纹章 , 揭露出王权统治骗人的实质 。
纹章本身是具有权威性的 , 但汤姆却将它视为可以作秀的玩物 , 夸夸其谈地讲述自己设计的纹章 , 这些常人眼中发着金光的名字没有任何特殊地位 , 只是一些代表着愚蠢与卑鄙的符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