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显的是 , 如果存在过高级文明 , 那么在历史上 , 在环绕火星的轨道上、或者火星的地表上 , 应该出现过大量的探测器遗骸 , 很可惜现在一个也没有发现 , 即使散落的碎片也没有出现过 。 现在所发现的火星地表上存在的一些非常奇怪的物体 , 最终分析出来都不是“人力”所为 , 而是在漫长的地质演化以及火星表面的自然环境作用下 , 恰巧形成的模样 , 只是我们“先入为主”给了它们一种神秘的“身份”而已 。
除此之外 , 在火星地表岩层和土壤的采样初步分析时 , 也没有发现“人为”活动的遗迹 , 比如特殊的放射性物质 , 就像地球上的核电站里面的一样 , 而是纯自然状态下的常规放射性物质 , 这些物质在宇宙星体特别是岩质行星中比比皆是 。 至于上面提到的圆球 , 比不太可能是“火星文明”留下的物体 , 因为通过几十亿年的“洗礼” , 这些物质在高强度的太阳高能粒子冲击下 , 即使再坚固的金属物质 , 也不可能保存地还那么“完美” , 依然呈现出光滑的表面 。
但是 , 在自然环境下 , 是有可能出现这种形状的物体的 , 比如在地球地壳的内部 , 随着地下高温高压环境的作用 , 一些具有特殊成分的岩石 , 反复地出现融化、再结晶的过程 , 相当于不断地对其进行提纯 , 最后在重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 , 聚合凝结为不同形状的矿石 , 其中就包括圆球形的状态 , 比如二氧化硅矿、球铁矿、黄铜矿等等 。
而火星的结构变化 , 在历史上与地球的发展演化有着相似之处 , 也有可能通过上述的岩石软化、融化、再结晶的反复过程 , 最后凝结为球形的状态 , 最后在地质运动过程中被推移到火星的地表 , 随着远古时期流水和风力的侵蚀 , 将球矿表面的岩石剥离 , 最后呈现出“好奇号”所观测到的球体形状 。
【火星发现的“完美圆球”,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智慧生命所为?】所以说 , 我们这么多年以来 , 一直对火星持续性地开展监测 , 主要目的 , 除了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火星之外 , 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通过探测 , 来揭示太阳系以及行星的形成演化历程 , 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类服务 。 地球在今后的演化过程中 , 也不可能永远待在太阳系的宜居带 , 掌握了火星的演化历史 , 其实是为了明晰地球今后的发展趋势 ,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来发展我们的科学技术 , 提升深空探测能力 , 为今后增加地球宜居时间、寻找更加适合的类地行星 , 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推荐阅读
- 在天鹅座发现疑似超级外星能量站,揭示外星高端文明或将不远
- 73光年外,苔丝望远镜的新发现,类似小型太阳系的系统?
- 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塔比星,亮度骤然下降,难道是高级文明所为?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梦,意大利发现月球熔岩管,住里面可防辐射
- 火星长期任务最大的问题之一?在太空半年会损失数十年的骨密度
- 温度低至零下224度,白天黑夜一轮回需要84年,奇特的天王星
- 干细胞一周资讯(06.25-07.01)
- 太阳爆炸后,太阳系会怎样?地球又该何去何从?
- 星象|Alex大叔 一周宇宙星象播报(7.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