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年年初 , 随着我国、美国和阿联酋3个国家火星探测器均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 人们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在地球的这一“近邻”上 , 为我们近距离观赏火星提供了大量美丽而又珍贵的图片 , 比如我国“天问一号”传回了壮观的火星侧面照 , 美国“毅力号”拍到了火星美丽的“火星云”等等 。
在我们为这些探测器近期的成果欢呼雀跃之时 , 不得不提一下2012年登陆的“好奇号”火星车 , 它在前任“勇气号”、“机遇号”的基础上 , 再次展开对火星地表的勘测 , 给我们传回了一些有趣的画面 。
火星表面的“完美圆球”通过“好奇号”传回的这张照片 , 我们可以看出 , 在火星大地呈现黄褐色的背景之下 , 一个近乎完美的球形物体 , 赫然散落在火星地表 , 直径大约在5毫米左右 。 有的区域甚至发现多颗这样的圆球 , 分布还比较有规律 , 被整齐地排列着 , 第一感觉像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玻璃球 。
这些圆球的颜色 , 与周围的土壤和其它岩石相比 , 显得“格格不入” , 不但形状非常有规律 , 而且颜色也更深 , 似乎不像是火星自然形成的 。 如果这样的物体在地球上被发现 , 应该不会引发人们的太多兴趣 , 因为在地球表面 , 这样形状的物体实在是太多了 , 比如在新西兰的一处海岸上 , 历经成千上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和海水冲击 , 形成了许许多多圆圆的大石头 , 毕竟地球上有庞大的海洋、有浓密的大气层、有海风和海浪的“雕琢” 。
但是在火星上 , 这样的自然环境 , 至少在千万甚至数亿年间都不存在 。 所以 , 这些“格格不入”的圆球出现在火星地表 , 显得非常“违和” , 不免引发很多人的猜想 。
有人怀疑火星上爆发过激烈的“战争”无独有偶 , “好奇号”于2014年的时候 , 在火星表面上也发现过类似的“圆球” , 除了个头比这次发现的大一圈之外 , 外观没有明显的金属质感 , 上面好像被覆盖了一层火星尘土 。 接连的发现 , 让一些脑洞大开之人萌发出了这是智慧生命所为 。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 在太阳系形成之后 , 随着太阳核聚变强度以及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轨道所发生的变化 , 太阳系宜居带的位置也相应出现变化 , 在几十亿年以前 , 太阳的宜居带正好覆盖着火星 , 那里气候温和 , 表面也出现过面积非常大的海洋 , 现在从火星地表遗留下来的众多“古河道”景观可以加以印证 。 因此将有一定的几率繁育出生命形式 , 或许也进化出了高等级的智慧生命 。
只不过随着太阳核聚变强度的增大 , 加上火星轨道的外移 , 火星开始变得寒冷起来 , 最后生命形式消失 , 变得异常荒芜 。 与此同时 , 地球慢慢进入宜居带范围 , 上面繁衍进化出了许许多多生命形态 , 其中就包括高智慧的人类 。
这些人推测 , 在数十亿年地球还是一个非常“炙热”的火球时 , 火星上就已经存在高智慧的“火星人” , 在文明进程的发展过程中 , 爆发过全球规模的“火星大战” , 而这些圆球就是当时所使用的武器之一 , 其作用差不多类似今天地球上的“小炮弹” 。 而那些散布在圆球周围破碎的岩石 , 则是被许多炮弹摧毁的岩石碎片 , 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模样 。 而这些圆球 , 则是当时没有发生爆炸的“炮弹”(哑炮) , 一直留存至今 。
脑洞归脑洞 , 这些圆球最有可能的形成原因当然 , 通过现有对火星的种种探测表明 , 在历史上 , 火星的确有大概率存在过液态水以及大气层的证据 , 因此不可否认火星上存在过生命形式的可能性 , 但是有没有存在过高级的智慧文明 , 现在仍然是未知数 , 因为我们无论是从火星周围的轨道空间 , 还是在火星表面的探测中 , 都没有直接的证据 。
推荐阅读
- 在天鹅座发现疑似超级外星能量站,揭示外星高端文明或将不远
- 73光年外,苔丝望远镜的新发现,类似小型太阳系的系统?
- 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塔比星,亮度骤然下降,难道是高级文明所为?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梦,意大利发现月球熔岩管,住里面可防辐射
- 火星长期任务最大的问题之一?在太空半年会损失数十年的骨密度
- 温度低至零下224度,白天黑夜一轮回需要84年,奇特的天王星
- 干细胞一周资讯(06.25-07.01)
- 太阳爆炸后,太阳系会怎样?地球又该何去何从?
- 星象|Alex大叔 一周宇宙星象播报(7.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