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牛顿体系的光速?百年实验,爱因斯坦也未能解决的光速性质!( 二 )


当然 , 受限于技术 , 上面这个实验 , 我们不可能完成 。 但是 , 这类比较实验还是能够完成的 。 1913年 , 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提出了著名的快速双星运动!他认为 , 两个相互绕对方旋转的恒星 , 可以被用来测量光源的运动对光速产生的影响 。

这个命题吸引了无数科学界的大咖 。 直到2020年 , 无数实验都证明了这一违反常识的现象——来自运动恒星的光与来自静止恒星的光具有相同的速度!在2010年 , NASA使用最高精度的仪器再一次测定 , 无论何时 , 光速始终为300000000米/秒 。
在近百年的无数次实验中 , 科学家在不同的环境下 , 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测量了光速 , 依旧得到了这个数值!科学家不得不承认 , 光速是一个常量!这显然是一个违反常识的定律!我们现在没有找到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

当然 ,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很难理解 , 这很正常!不仅是因为它违反直觉 , 而且连很多科学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想尽办法去反驳这一性质 , 但结果都是失败的 。
这时 , 爱因斯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 他也不能理解 , 但是他默认了这条现状 , 接受了这一事实——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速度 , 光速始终是不变的 。 当然 , 这一现状的默认——不变的光速 , 意味着牛顿物理学体系的崩溃 。

很多人认为:速度不就是单位时间内 , 物体移动的距离 。 假如轿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 , 我们乘坐轿车一小时 , 就行驶了90千米 。 这样看来 , 速度的确是一个普通的概念 。 那么 , 既然如此 , 我们为何还要用泥石流、石头来举例?
但是 , 小编要说明 , 距离是空间的概念!它代表了两点之间有“多少”的空间 。 另外 , 间隔是时间的概念 , 它代表了两个事物之间经历了多久的时间 。 因此 , 速度是空间与时间的中间量!
因此 , 光速这种性质究竟会对传统空间和时间概念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原因 , 让他具备这种性质呢?科学家还在探索中 ,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打在评论区 , 我们一起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科学新视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