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自3亿年前的黑科技,人类洞悉了其中的奥秘,也只能徒呼奈何】

文章图片

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从动物的身上获得的灵感 , 像雷达就是模仿青蛙的眼睛制造出来的 。 有一种小小的昆虫 , 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 科学家对它们也是痴迷不已 , 但就算研究出了它们的独到之处 , 却制造不出来相应的设备 , 这种小昆虫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生物界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 捕食者与被被捕食者 , 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追杀和逃亡的戏剧 。 被认为飞行速度第一块的游隼 , 捕食成功率只有23% , 猫头鹰只有22% , 像狮子老虎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 , 成功率也不到%50 , 而在陆地上捕食成功率最高的是非洲野狗 , 它们依靠团队的力量成功率能达到67% 。 而在捕食者当中 , 有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家伙 , 捕食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百 。
这个小家伙就是蜻蜓 , 被誉为空中小霸王 。 蜻蜓是一种肉食性昆虫 , 早在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 , 那时候的它们的翼展可以达到70厘米 , 现在最大的蜻蜓翼展不过16厘米 。 远古的蜻蜓之所以能够长得那么大 , 是因为当时空气的氧含量有45% , 而现在只有20%多 。 蜻蜓是靠身上的气孔进行呼吸的 , 在氧含量下降后只好把身体减小 , 不然的话会因为身体消耗的氧气多 , 而吸入的氧气少 , 而把自己活活地憋死 。
心有余而力不足
科学家早就开始研究蜻蜓 , 也洞悉了它可以极速原地起飞 , 高速改变飞行方向 , 在空中突然悬停 , 甚至是倒着飞的原理 , 但就是造不出来这样的飞行器 。 其他飞行生物只有间接飞行肌 ,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扩张产生共振 , 然后传递给翅膀和空气相作用产生升力飞行 。 而蜻蜓不但有间接飞行肌 , 还有直接飞行肌 , 能够分别控制4个翅膀 , 每个翅膀有不同的角度 , 来控制身体在空中做出快速的扭转悬停等动作 。
蜻蜓在飞行的时候 , 最薄的地方只有两微米的翅膀 , 振动的频率非常高 , 到目前为止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 , 制造出来的材料如果像蜻蜓翅膀那样振动也会散架 。 科学家的心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明明洞悉了蜻蜓的飞行秘密 , 却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徒呼奈何 。 但是 , 如果真有了这样的材料 , 就能制造出来像蜻蜓一样的飞行器吗?答案非常的让人失望 , 因为这是否定的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呢?
3亿年前的黑科技
蜻蜓从诞生到现在 , 经历了3亿年的漫长岁月 , 但除了体型变小外 , 其他的没有什么改变 。 蜻蜓的翅膀脉络是高低起伏的 , 而且边缘比其他地方要厚 , 这对改变飞行方式和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 再有就是蜻蜓有一对复眼和3只单眼 , 加在一起有3万多只眼睛 , 让它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观察周围的环境 。 蜻蜓的大脑也是为了飞行而生的 , 不但可以单独控制4个翅膀 , 还能在发现猎物后的0.1秒内 , 制定出最高效的飞行方式和飞行路线 。
蜻蜓的捕食方式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拦截 , 就是发现猎物后计算好飞行路线 , 利用高超的飞行技巧捕获猎物 。 作为飞行最快的昆虫 , 蜻蜓在用眼睛锁定猎物的同时 , 大脑制定最优化的路线和方式 , 很快就能将猎物捕获 。 蜻蜓还有一个其他飞行动物不能比拟的技术 , 就是在交配的时候 , 雄性蜻蜓咬住雌性蜻蜓的尾巴 , 两者连接在一起的时候 , 它们翅膀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 可以和单独的时候一样飞行 。
蜻蜓 , 带着来自3亿年前的黑科技 , 引起了无数科学家的兴趣 , 但是虽然洞悉了其中的奥秘 , 却只能徒呼奈何 。 大家认为 , 在将来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候 , 人类能够制造出像科幻电影里那样的仿蜻蜓飞行器吗?
推荐阅读
- 尼安德特人灭绝42000年后,科学家找到原因
- 180多年内,响了100亿次的牛津电铃,人类至今不知其电池内部构造
- 核辐射变异?日本2000米深海发现2.5米长怪鱼,是什么物种
- 一天24小时,有生有死,有多少事物在24小时内发生的呢?
- 北极圈着火!气温直逼38度,科学家恐冰川融化远古病毒复活
- 地球怎么了?科学家警告:人类文明几十年内崩溃的可能性为90%
- 中国单晶硅原本落后欧美50年!幸亏有他:我们仅用4年就完成反超
- 提前20小时预知地震!科学家给动物装传感器,证实它们能感知地震
- 有没有可能,氧气是一种慢性毒药,需要70年左右时间杀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