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在海底,六大板块中面积排第二,为何太平洋板块没形成大陆?


99%在海底,六大板块中面积排第二,为何太平洋板块没形成大陆?


文章图片


99%在海底,六大板块中面积排第二,为何太平洋板块没形成大陆?


文章图片


99%在海底,六大板块中面积排第二,为何太平洋板块没形成大陆?


文章图片


99%在海底,六大板块中面积排第二,为何太平洋板块没形成大陆?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地壳表层有6大板块 。 亚欧板块上有亚欧大陆 , 非洲板块有非洲大陆 , 美洲板块有美洲大陆 , 南极洲板块有南极大陆 , 印度洋板块有印度、阿拉伯半岛和澳洲大陆 , 唯独太平洋板块上没有任何大陆 , 这是为什么?

并非铁板一块的地壳表层15世纪到17世纪 ,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探索使人们认识到了地球确实是个球体 。 这以后 , 人类对地球表面大陆分布的认知基本成型 。 第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图也被制作了出来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 英国自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研究世界地图时发现 , 欧洲、非洲西侧与美洲东侧的轮廓竟然高度吻合 , 因此 , 他认为这两个部分很久之前可能是连在一起的 。

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下 , 后来的很多学者发现 , 虽然不同大陆被浩瀚的海洋所隔断 , 但在某些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地质特征上却有惊人的一致性 。
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 , 1912年 ,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1960年 , 美国两位海洋地质学者又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 1968年 , 较为完善的“板块构造学说”诞生 。
从此 , 地壳表层再也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铁板一块 , 而是由6个不同的岩石圈板块组成 。

这6个板块在以人们所察觉不到的速度不停地漂移、分离、挤压 , 才形成了地球表面现在的地形分布 。
为什么只有太平洋板块上没有形成大陆?从6大板块的命名方式 , 人们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部分 。 6大板块中 , 有4个板块都是以大陆的名称命名 , 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99%在海底,六大板块中面积排第二,为何太平洋板块没形成大陆?】印度洋板块虽是以地球四大洋之一的“印度洋”命名 , 但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上的大陆包括了大洋洲和亚洲的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两个部分 。
唯独太平洋板块名副其实 , 虽然在这个板块上分布有零星的火山岛陆地 , 以及和美洲板块挤压出的一部分位于美国南加州的陆地 , 但99%的部分都处在海平面以下 。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太平洋板块所涵盖的范围就是整个太平洋 ,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 太平洋的面积是1.69亿平方公里 , 其中四周40%的部分都被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所瓜分 。

只有1.03亿平方公里的面积真正为太平洋板块所拥有 。 不过即使这样的面积也占到地球总表面积的20% 。 然而就是这么广阔的区域上却没产生任何陆地 ,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奇怪 。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 在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期 , 地球上只有一块叫作“泛大陆”的大陆 , 其余的部分叫作“泛大洋” , 现在七大洲四大洋都是由泛大陆和泛大洋演化而来 。
四大洋中 , 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完全的新生代 , 是在泛大陆的裂解过程中形成的 , 北冰洋也有一部分是由新生的海洋组成 , 只有太平洋继承了泛大洋的衣钵 , 完全从泛大洋演化而来 , 是最古老的海洋 。

因此 , 太平洋板块也呈现出一贯的稳定性 , 在海平面以下静静地待了6亿年 。 这是太平洋板块上一直没有陆地的一层原因 。
地质学家研究发现 , 拥有大陆的地质板块主要由氧、硅、铝组成 , 成分与花岗岩类似 , 称之为花岗岩层或“硅铝层” , 平均密度为2.7克/立方厘米 。
而太平洋板块主要则是由与玄武岩成分类似的硅、镁组成 , 称之为玄武岩层或“硅镁层” , 平均密度为2.9克/立方厘米 。 密度较轻的物质自然就“漂浮”在了上层 。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 , 为什么在亿万年的板块演化过程中 , 太平洋板块一直被其他6大板块所“压制” , 表现也如此稳定 , 没有任何“露头”的迹象 。
太平洋板块的未来有学者认为 , 太平洋板块仍处在扩张进程中 。 虽然一直被“压制” , 但太平洋板块在与周边板块竞争的过程中 , 形成了激烈的冲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