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及其应对


严颂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 开启了互联网迭代升级的大幕 。 元宇宙作为新一代互联网 , 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 也将加速整个意识形态被颠覆性技术重新塑造的进程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 , 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 , 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 ”深入剖析并防范化解元宇宙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 , 是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 。
一、元宇宙的传播形态及本质属性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 基于扩展现实技术和数字孪生实现社交系统、生产系统、经济系统虚实共生 。 元宇宙呈现一种立体多维、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传播形态 , 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 , 将三维甚至多维的视频体验应用于互联网的各种场景 , 模拟和扩展人的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 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在场感和互动式的丰富体验 , 掀起一场人类综合感知的颠覆性革命 。 元宇宙消弭了时空界限 , 与现实世界相融相生 , 以场景服务和场景分享为人的社会连接的基本范式 , 改变以往传播中个人始终处于客场的位置 , 突破传统互联网平面式的“旁观” , 个人具身以“在场”的方式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 。
元宇宙具有广义的媒介本质属性 。 “媒介即人的延伸” 。 元宇宙通过打通虚实、时空再造 , 重塑关系链接方式 , 增强了边界模糊的时空拓展性、高度沉浸的感官延伸性、人机融合的思想迭代性 , 如个人通过VR眼镜等“电子器官” , 让现实世界中个人的真身与元宇宙中的数字化身无缝对接 , 体验与真实世界相似的感受 , 有力地拓展了个人参与社会生活方面的感知维度 。 元宇宙作为人类社会关系新的聚合形态 , 成为沟通人、社会、自然与技术等各类主体的纽带 。 它以强大的人类生存时空的嵌入潜能、多维关系拓展潜能 , 将彰显更为显著的市场资源整合能力、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意识形态塑造能力 , 具有鲜明的广义媒介本质属性 , 让社会生活“深度媒介化” 。
二、元宇宙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
多种高技术综合应用加剧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多变 。 元宇宙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多种高技术的汇聚组合和迭代升级 , 推动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 , 重塑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样态和方式手段 , 让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瞬息万变 。 元宇宙凭借技术叠加性、具身沉浸性、虚实融合性、时空无界性、实时交互性等技术优势 , 使内容传播更加智能感知、全感官表达、高度逼真、生动形象、去中心化 , 加快整个意识形态的重塑进程 , 加剧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叠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逼真的沉浸式体验传播增加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 。 元宇宙内容传播以足够真实的感官效果为基础 , 以具像化、拟人化的形象呈现 , 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忽略一切的多维沉浸式体验 。 元宇宙让人超越肉体存在、现实社会身份局限 , 感受从未有过的自主支配自身的体验 , 扮演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扮演的角色 , 具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补偿效应” , 具备天然的“成瘾性” 。 过度沉溺于元宇宙营造的内容空间 , 将造就一批 “元宇宙世代” , 固守于自我建构的“信息茧房” , 可能产生对现实世界的抵触、不满、仇视等负面情绪 , 加大网络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的引导难度 。
虚实融合的强社交链接助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激烈程度 。 元宇宙对传统社交的颠覆在于虚实融合 , 突破物理空间和身体限制 , 双方通过具身“在场”交往获得完整的感官体验 , 产生具有现实感的真人社交关系 , 具身交往的高度分散与高度聚合同时存在 , 涌现大量的“元宇宙网红”等 。 未来元宇宙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将由文字表达能力转变为多维的场景编织能力 , 从“语词之争”变成“场景之争” 。 元宇宙用户和场景之间进行双向互构 , 形成一个动态的元宇宙社会的建构过程 , 大的全球事件可以迅速聚集十亿级的用户具身参与 , 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社会动员能力可能得到超乎想象的放大 ,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更加复杂激烈 。
文化族群部落涌现冲击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秩序 。 元宇宙用户具身交往志同道合者 , 建立不同的文化族群部落 , 是元宇宙社会生存的基本形态 , 将对人类文明资源进行突破时空限制的根本性重构 。 元宇宙不同文化族群部落 , 可能形成现实世界文明形态的不同投射 , 演化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态 , 也容易衍生出新的意识形态 。 一些新型意识形态可能更加激进 , 在掌控个人价值取向基础上重构整体社会价值秩序 , 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能力 。 警惕元宇宙中“数字殖民地”、数字历史虚无主义、数字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出现 , 可能会冲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