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 , 这样是完全行不通的 , 中华鲟的数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 , 反而浪费了一个繁殖周期 。
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研究之后 , 人工养殖的效果渐渐有了起色 , 我们已经能够把这些鱼苗养大到一定体型 , 然后再进行放归 。
一般来说要在它们的体长超过20厘米 , 体重也达到几十克之后 , 放归后的存活率才最高 。
不过也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 , 比如人工环境养殖出来的中华鲟会有很明显的性别失衡现象 ,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 专家团队专门研究了单性繁殖 , 尽量把性别比拉回到正常水准 , 让这批放归的中华鲟能够在自然条件下也具有繁殖能力 。
当然 , 总的来说 , 这几百万只中华鲟当中没能成功存活下去的还是占大多数 , 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实现了继续存活 。
至于它们之后会如何面对洄游和繁殖的问题 , 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 因为中华鲟的生长周期一般都是十年以上 , 所以必须持续跟踪这些放归后的中华鲟的情况 , 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 。
结语其实不只是长江的中华鲟 , 很多其它的水生生物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困境 , 尤其是那些同样兴修水利的大河 ,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 是保护工作的关键 。
【23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38年放流700万尾,放流的中华鲟去哪了】
推荐阅读
- 钓技再高也须适当索取,长江斑鳜开口,男子钓几十斤引争议
- 长江的“大试验”:宜都出现大量鱼卵,三峡水库洪峰见成效?
- 40多年未见过!浙江安吉出现大规模鱼群,太湖鱼为什么去安吉了?
- 鱼多到水面变黑!长阳清江出现大量野生鱼群,官方预估:约150吨
- 150吨鱼!鱼多到染黑了水面,长江禁渔效果显著,会鱼满为患吗?
- 这鱼有几百个名字,以前每年春季就泛滥,如今都躲进深山
- 深圳扫黑往事,黑道大哥大喜之日,直接一锅端
- 什么鱼?广东男子水库钓鱼,发现两条1米长乌黑大鱼在水面游荡
- 江苏男子河道钓获“鲤鱼王”,围观大妈劝其放生,男子:100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