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经济学人:芯片行业要迎来大萧条了吗?

在2021年 , 显卡是热门产品 。视频游戏爱好者和加密货币矿工连夜排队等待两家美国芯片制造商Nvidia 或AMD提供的最新高端产品 。事实上 , 图形处理器远非唯一炙手可热的半导体 。因为芯片的严重短缺扰乱了从智能手机到汽车和导弹的所有产品的生产 , 正如对各种含硅设备的需求激增一样 。
根据研究公司IDC的数据 , 去年芯片行业的收入增长了四分之一 , 达到 5800 亿美元 。芯片制造商的市值飙升 。台积电 , 一家大型的台湾代工制造商 , 也一跃成为全球第十大最有价值公司 。随着需求预计将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 , 由来已久的半导体周期——需求和新供应之间滞后的结果 , 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这似乎已成为过去 , 于是便促使芯片公司像没有明天一样度过 。台积电及其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英特尔和韩国三星在去年公投资了 920 亿美元 , 这相对于 2019 年增长了 73% , 他们承诺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投资 2100 亿美元左右 。
现在看来 , 芯片周期远没有被抛弃 , 反而可能加快了 。因为从现在看来 , 各种芯片看起来都摇摇晃晃 。
本月 , 三星表示 , 在连续三个季度创下销售记录后 , 公司本季度的营业利润将停滞不前 。据报道 , 它正在考虑在 2022 年下半年降低内存芯片的价格 。6 月 , 美国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预测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 72 亿美元 , 比预期低五分之一 。研究公司 TrendForce 预计 , 未来三个月内存价格将下降十分之一 。据估计 , 随着加密领域的内爆和游戏玩家在非虚拟现实中花费更多时间 , 图形芯片的价格自 1 月份以来下降了一半 。用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的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 (David Zinsner) 的委婉话说 , 今年余下的时间看起来“比一个月前还要嘈杂”(a lot noisier than it was even a month ago) 。
视点·观察|经济学人:芯片行业要迎来大萧条了吗?
文章图片

由于涡轮增压式的繁荣有变成超级萧条的风险 , 全球芯片制造商的股价今年已下跌约三分之一(见图 2) , 跌幅仅为美国大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一半 。除此之外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分裂全球市场并破坏复杂的供应链 。大流行期间的超级明星行业突然显得不那么出色了 。
视点·观察|经济学人:芯片行业要迎来大萧条了吗?
文章图片

深谋远虑
从供应开始 。公司增加产能的一种方法是在现有晶圆厂(众所周知的芯片工厂)中安装新设备 。研究公司 Future Horizons 的马尔科姆·佩恩 (Malcolm Penn) 估计 , 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相比 , 2021 年下半年 , 全球用于将芯片蚀刻到硅片上的设备支出增长了约 75% 。鉴于此类投资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才能转化为新的半导体 , 因此到 2022 年底可能会出现生产过剩 。
另一种增加产能的方法是建造新的晶圆厂 , 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根据另一个研究小组semi的说法 , 其中 34 座新晶圆厂将在 2020 年和2021年间在全球范围内上线 。另外 58座计划在 2022 年至 2024 年之间开始生产 。这将使全球产能提高约 40% 。英特尔有六家工厂正在建设中 , 其中包括位于俄亥俄州价值 200 亿美元的领先“超级工厂” , 以及位于亚利桑那州和德国马格德堡的工厂 。三星的投资计划包括在德克萨斯州建造一座大型现代化工厂 。台积电正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一个类似的 。其中大部分预计将在 2025 年开始生产芯片 。
【视点·观察|经济学人:芯片行业要迎来大萧条了吗?】总是存在这样的风险 , 即当一些新的供应物化为现实时 , 需求可能已经消退 。但对芯片的渴望似乎比预期的要快 。最明显的迹象是个人电脑 ( pc ) 市场 , 占所有品种芯片总需求的 30% 左右 。
根据IDC的数据 , 随着在家工作和上学成为常态 , 受到疫情的推动 , 今年全球pc出货量有望下降 8%. 部分原因是这些大流行性采购中的一些只是被提前推迟了 。占需求量的另外 20% 的智能手机的销量预计也会下降 。4 月 , 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
如果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 个人电脑和手机销售的放缓将更加严重 。
视点·观察|经济学人:芯片行业要迎来大萧条了吗?
文章图片

数据中心和汽车制造各自消耗了全球约十分之一的芯片 。预计今年需求不会下降 。但可以看到趋弱的迹象 。中国为数据中心供电的服务器芯片订单已经下降 。就许多恐慌的汽车制造商而言 , 他们过去一段订购了两倍或三倍的芯片 , 以避免去年迫使他们减产的那种短缺 。代理商Bernstein 的 Stacy Rasgon 指出 , 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 , 汽车芯片的出货量比您根据出货的汽车数量和普通汽车的典型芯片数量所预期的高出约 40% 。汽车行业的大量半导体库存可能意味着新订单的突然枯竭 。
另一个强大的力量可能会加剧价格的下行压力 。国内外的政治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半导体供需 。在供应方面 , 去年的芯片危机吓坏了世界各国政府 , 并提醒西方国家 75% 的半导体是在亚洲生产的 。许多人现在希望将制造 , 尤其是被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尖端芯片 , 纳入其境内 。
在美国 , 国会正在就《芯片法》争论不休 , 该法如果获得通过 , 将在五年内向该行业提供高达 520 亿美元的补贴和研发拨款 。欧盟的版本提供超过 430 亿欧元(440 亿美元)到 2030 年 。印度、日本和韩国也有类似的计划 。中国于 2014 年推出半导体政策 , 长期以来一直为该行业提供补贴 。
不确定的芯片
所有这些国家的慷慨解囊都可能导致更多的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 , 更大的干预主义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前景 。一方面 , 芯片行业在国界分散 , 可能会造成重复浪费 , 从而推高消费者的成本 。咨询公司BCG和游说团体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一份报告发现 , 在半导体生产在地区内自给自足的情况下 , 芯片价格将上涨 35% 至 65% 。
美国政府似乎有意以另一种方式限制需求 。它正在利用出口管制来阻止中国买家获得半导体和制造半导体所需的工具 。这种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正日益成为美国主导、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的威权挑战者 。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 , 更成问题的是 ,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 。
由于美国的贸易限制 , 台积电和英特尔已经失去了中国客户 。高通等其他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指出 , 中国客户正在开发自己的芯片或转向当地供应商 , 部分原因是地缘政治紧张 。美国芯片制造商警告说 , 如果他们失去了中国 , 他们的巨额研发预算将难以维持 。
政治因素也是半导体价值链中其他公司头疼的问题 。7 月 5 日 , 彭博社报道称 , 荷兰垄断了 1 亿美元用于蚀刻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市场的asml , 受到美国政府的压力 , 他们甚至被要求停止向中国公司出售其更为落后的设备 。中国占asml销售额的 15%;受此消息影响 , 其股价下跌了 7% 。asml的美国供应商 , 如 Azenta 和mks instruments的市值也出现下滑 。中国对其他美国工具制造商来说更为重要 。应用材料 , KLA、Lam Research 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中国客户 。
如果提高硅自力更生的动力被溅射(sputter) , 那么芯片破产可能会缓和下来 。这不是不可能的 。例如 , 可能需要持续的补贴才能使美国晶圆厂保持领先地位 。反过来 , 这将需要容易分心的政策制定者的持续兴趣 。6 月下旬 , 英特尔表示将推迟在俄亥俄州开设新工厂 , 并将其归咎于延迟通过《芯片法》 。台积电曾表示 , 出于同样的原因 , 它可能不得不放慢其亚利桑那工厂的建设速度 。4 月 , 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直言美国试图将芯片生产转移到岸上是“徒劳的做法” , 指出该国成本高昂且缺乏工程专业知识 。
semi的负责人 Ajit Manocha 指出 , 事实上 , 除去政府干预 , 芯片周期的跌幅最近变得越来越小 。这可能部分是因为该行业变得更加整合 。在 1980 年代 , 内存芯片市场有 20 多家公司争相定制 。如今 , 它仅由三个主导: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 。这种情况在微处理器制造的前沿也很严峻 , 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是唯一有能力生产最先进芯片的公司 , 而 2001 年有近 30 家公司 。更少的公司控制着更大份额的资本支出 , 并且如果供应超过需求 , 可以控制它 。这将要求芯片制造商重新发现资本纪律——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这样做了 。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编译自经济学人 , 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