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乡居时代:乡村游的新体验、新思考( 三 )


经营准入还需进一步加强
如何改善民宿卫生和安全、规范服务标准、塑造品牌形象 , 成为民宿业亟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
“我平时都是通过网上预订住宿 , 这次也不例外 。 在经过精心挑选后 , 最终定了一间海景房 。 没想到入住才发现 , 房间是背对大海 。 ”企业家张智勇讲述了自己曾遇到的糟心事 。 他向民宿老板几番交涉后 , 对方表示可以退还部分房费 , 但无法换房 , 理由是目前是旅游旺季 , 客房都已经被安排出去了 。 张智勇后来也就将就住了一晚 。 回来后向有关部门投诉 , 他这才发现该民宿没有营业执照 , 涉嫌网上虚假宣传等问题 。
除了虚假宣传 , 近年来 , 民宿住宿里被单重复利用、厕所等卫生乱象问题的曝光 , 使得不少游客对民宿房间设施设备的信任度有所下降 。
“对民宿的规范 , 除了法律政策 , 更多的是要去鼓励和引导 。 民宿相关规范要针对民宿特点 , 更细化、更具操作性 。 ”李彬说 , “政府要加快修订相关国家标准 , 强化对民宿业态评定复核工作 , 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开展旅游住宿业监管试点工作;加强对旅游住宿新业态的引导和管理 。 ”

红军路遗址
红色美丽村乘上研学游东风
文旅中国实习记者 王伟杰
洪福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塘源口乡的东南部 , 由洪公、福石岭、油麻庶、长洋、龙旗5村合并而成 , 村子取洪公之“洪” , 福石岭之“福” , 是为“洪福” , 寓意“洪福齐天” 。 相传600多年前的元至正年间 , 一支从福建古田来的先民跋山涉水 , 在此安营扎寨 , 掘地而居 , 从而建成一幢幢、一排排令人惊叹不已的土夯墙民居 , 形成奇特的、辉煌的山寨风光 。 如今 , 依托历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基因 , 洪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

翁氏宗祠的红军标语墙
洪福村有着纯正的红色文化基因 。 在洪福村翁氏宗祠左右两边墙上 , 最醒目的就是红军标语墙:“当红军最光荣”和“红军是为工农谋利益的” , 字体遒劲有力 , 饱含沧桑 , 令人不禁怀想起80多年前那段革命先辈顽强斗争、艰苦奋斗的烽火岁月 。
1935年7月 , 我方武装包围塘源口徐氏宗祠 , 一举缴获重机枪1挺、广东造马步枪50多支及子弹千余发 。 经过3年的努力 , 红军在当地山区先后发展党员63名 , 并建立7个党支部及3个党小组 。 地方上的党员和贫农团员积极主动地为红军站岗带路、探听敌情、运送物资 , 有力地支援了红军的游击战争 。
在洪福村 , 红军标语、毛氏宗祠、翁氏宗祠等文物古迹众多 。 洪福村以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为依托 , 以追寻革命足迹为主线 , 深入挖掘开发红色资源 , 加强对红军标语墙、红军路等红色遗迹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 全力打造“红军挺进师在江山”主题馆 。
2017年 , 洪福村打造“洪福阙里”民宿品牌 。 2018年成立江山市塘源口乡洪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2020年 , 村里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洪心123野外拓展基地 , 开拓打靶、攀岩、溜索等拓展项目 。 2021年 , 洪福村入选中组部、财政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 乘着这股东风 , 重塑地区乡村红色文化精神 , 结合史实 , 依托溪流、山路、稻田等地形 , 洪福村因地制宜 , 修建4公里长的红军路 。 2021年4月 , 洪福村推出红色旅游线路 , 成为当地“小小讲解员·红色夏令营”活动基地之一 。 在深挖本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 , 洪福村还培养红色宣讲队伍 , 通过挖掘革命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 大力发展红色经济 , 为农村增添发展动能 。
每逢重要时间节点 , 一批批旅游团纷纷来到洪福村 , 重温红色记忆 , 畅游红色文旅精品路线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 拥护党的纲领 , 遵守党的章程 , 履行党员义务 , 执行党的决定 , 严守党的纪律 , 保守党的秘密 , 对党忠诚 , 积极工作 ,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 永不叛党 。 ”去年5月 , 一批穿上红军服的新生代企业家在洪福村翁氏祠堂前庄严地宣誓 , 留下了难忘的红色记忆 。 企业家还到红军古道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基地——洪心123野外拓展基地 , 通过唱国歌、穿越地雷阵、过草地荆棘取水、唱红歌、翻越电网等活动 , 进一步感悟红军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
“红军标语、红军路、洪心123野外拓展基地等都是洪福村的红色资源 , 将这些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 , 从而集聚人气 , 增加村民收入 。 ”塘源口乡负责人说 , 去年洪福村开展了“踏寻革命先辈足迹 , 领略红色美丽村庄”党史学习教育 , 吸引了众多团队慕名前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