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天龙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小雁塔|天龙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文章图片

小雁塔|天龙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文章图片

小雁塔|天龙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文章图片

小雁塔|天龙山古八景,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文章图片



天龙山原名方山 , 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 , 据汉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李恽撰的《天龙山千佛楼碑》云:“夫龙者 , 潜即勿用 , 飞即在天” , 故名天龙山 。 全山蜿蜒起伏 , 盘曲环绕 , 上有石窟 , 下有禅林 , 林木茂郁 , 溪水潺潺 , 空气清新 , 香花遍野 。 自古以来 , 它就是一处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名胜之地 。 那么 , 天龙山古八景都有什么 , 你知道吗?
重山环秀天龙山群山耸峙 , 沟谷幽深 , 森林茂密 。 无论是桃花盛开、柳叶抽绿的春季 , 还是薄雾翻卷、百花争妍的盛夏;无论是天高云淡、红叶漫山的金秋 , 还是银装素裹、玉宇无尘的严冬 , 一年四季都有让人观不尽的美景 , 赏不完的佳境 ,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是天然水墨丹青 。

佛阁停云大佛阁 , 亦称重檐阁 , 漫山阁 , 悬于圣寿寺之后 , 佛阁倚壁而立 , 三层四重檐歇山顶 , 气势雄伟壮观 。 阁内造像分上下两层 。 上层坐佛一尊 , 高八米 , 足踏莲花 , 头顶苍天 , 比例和谐 , 衣纹流畅 , 容貌端庄 。 下层中间立十一面观音、文殊、普贤各骑青狮、白象分其左右 , 造型精美 , 技巧娴熟 , 为唐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 。

前人有诗形容此景:“高阁凌虚拥碧云 , 烟林万壑望中分 。 乘风直上三千界 , 长啸犹夷帝阙闻 。 ”每逢雨过天晴 , 万谷空幽的时候 , 白云缭绕于阁前 , 虚无缥缈 , 摄人心魄 。
龙潭灵泽龙潭即白龙池 , 位于天龙山东西两峰之间 , 《太原县志》:“白龙池在县西南三十里天龙山内 , 深可丈许 , 遇旱浚之则雨 。 ”《柳子峪》:“白龙祠建重檐阁东 , 与阁一线毗连 。 正洞一穴为枕头 。 洞中祀龙神 , 一扉二牖 , 前覆飞檐 。 洞西即石凿之白龙池 , 穿一穴以通 , 翼以两荣 , 各三楹 。 前门南启 , 下临绝涧 , 涧东设栈道为寺僧上下之径 。 恒至断不能行 , 每逢岁旱 , 农人祷雨即在祠 。 ”

白龙池西有一磈嵬大石 , 高大十数丈 , 凿石为洞 。 深广各二丈余 。 名曰龙洞 。 洞中开池 , 水深五六尺 , 荡漾澄清 , 蒸郁云气 , 名曰龙池 。 东酱一穴以通龙池 。 南辟一窟 , 较穴狭以出池水 。 池水深至丈许 , 始能流出 。 此窟岁旱之时 , 居民汲水而归 , 辄得甘霖露湿 。 天龙八景之“龙潭灵泽”即指斯也 。 所可异者 , 完全大石一块 , 凿之为洞 , 且于洞内又开为池 。 水竟生于石底耳 , 谓之灵泽也固宜 。
虬柏蟠空圣寿寺山门前蟠龙松主干高约2米 , 低矮四伸 , 自身扭成螺旋形 , 盘旋而上 , 斑驳嶙峋 , 枝干形如华盖、状似蟠龙 , 是天龙山的迎客松 。 绿荫面积可达200多平方米 , 恰如一处天然的凉棚 , 静候在天龙山门前 。

天龙山蟠龙松年代之久远 , 形态之奇特 , 单株覆盖面积之广在国内实属罕见 。 如今的蟠龙松长势葱郁、枝繁叶茂 , 人们敬仰它独立天地、苍劲博大的崇高品格 。 有诗为证:“老干孤标香叶浓 , 阴森盘踞缘蒙茸 , 天功蜿蜒多神异 , 云雨空山丛化龙 。 ”
鼎峰独峙圣寿寺对面南山上有座山峰屹然突起 , 状如香炉 , 故名香炉峰 。 “疑云认雨两相逢 , 众鸟翩翩对鼎峰 。 岫刺青霄悬万仞 , 尖摩碧落仰千重 。 ”这首诗极好地描绘了“鼎峰独峙”这一景观 。 香炉峰上云丝飘飘 , 仿佛是炉中袅袅的轻烟 , 徐徐上升 , 确有香炉吐青烟之妙 。 在炫耀此景的诗中有“香炉峰峙万山高 , 胜游不厌同胞”的诗句 。
石洞栈道
天龙山石窟佛龛多凿于悬崖之角 , 峭壁之腰 , 攀援栈道 , 如登天梯 。 古人题咏曰:“绝壁才通一栈悬 , 俯瞰蛟穴鼓重渊 。 断碑剥落岩前石 , 古洞云深不计年 。 ”
高欢暑宫
东魏大丞相高欢 , 曾在天龙山圣寿寺对面的南山黑龙洼建避暑宫 , 今遗址尚存 。 古人题咏曰:“避暑台高五月寒 , 至今指点说高欢 。 北齐霸业空陈迹 , 惟有山头旧月明 。 ”
柳跖旗石在天龙山南山的峻岭之上 , 有一巨石 , 石头上面有一凹槽 , 传说为春秋时期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插旗之石 。 古人题咏曰:“巃高石竖嵬崔 , 畴昔曾悬盗跖旗 。 草莽千春遗恶迹 , 能无远愧岘山碑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