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象 , 或许就能解答人们对宇宙最大的疑惑——宇宙的命运在哪里 。
放弃“哈勃”的消息引发了全美抗议 。
NASA接到了无数封投诉信件 , 甚至有学生都要捐款为“哈勃”争取希望 。
于是2006年 , NASA局长在哽咽中说道:
“或许 , 哈勃还可以抢救一下 。 ”
2011年 , 所有NASA航天飞机全部退役 , 退役之前 , 他们去“看望”了一下哈勃 。
这是最后一次维修了 。
之后 , 哈勃将会在太空流浪 。
哈勃为人类撕开了一道探索宇宙的裂缝 。
从哈勃之眼 , 人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 看到未来和过去 。
人类之渺小 , 到底能有多小 。
2002:锥状星云
2004年:AM 0644-741星系
2005年:涡状星系
2008年:星系碰撞
2013年:红外波段的马头星云
2014年:猴头星云
2018年:礁湖星云
这些美到可以拿来当壁纸的图片 , 全都要归功于“哈勃” 。
这些绝美照片的背后 , 都有一场宇宙级的“爆炸”正在发生 。
所以不要嘲笑NASA人傻钱多 , 因为没人知道在未来 , “韦伯”会传回怎样的照片 。
或许人类发现外星生命和宇宙尽头的照片 , 将会是“韦伯”传到地球的 。
发展航天科技到底有什么用?
我们为什么要把巨额的资金投在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上?
60年前 , NASA为了获得更清晰的月球照片 , 发明了一项数字影像技术处理的技术 。
【100亿美金打造的韦伯望远镜,拍出了迄今最遥远的宇宙深空影像】
这项技术后来成为了核磁共振和CT , 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
50年前 , 苏联给狗换头 , 以求延长宇航员的生命 , 虽然最后失败了 。
但是给狗换头时维持生命的仪器 , 如今成为了医院手术离不开的生命维持仪 。
婴儿使用的尿不湿 , 是NASA的发明 。
还有干蔬菜包 , 最初也是为宇航员设计 。
长期停留太空中的航天员抗骨丢失、抗肌肉萎缩的技术成果 , 已部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双抗”治疗;
还有记忆海绵 , 卫星导航等等 。
航天不仅是探索星辰大海 , 更应用到了日常生活 。
“嫦娥一号”工程总设计师叶培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 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探索火星的窗口 。
这和钓鱼岛是中国的一样重要 。
叶培建 , 中国空间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嫦娥一号”工程总设计师、总指挥 。
宇宙研究 , 是人类最伟大的探索 。
法国诞生过一位印象派大师 , 高更 。
生命的最后 , 他创作出了一幅世界名画——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向何处去?》
NASA一群科学家也想要在“现象世界”中寻求高更当年问题的答案 。
他们寄希望洞彻宏观宇宙 , 追溯人类的前世今生 。这就是“哈勃”和“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由来 。今天 , 韦伯望远镜捕捉到的影像 , 将揭开宇宙不为人知的一面 。最后 , 让我们一起祝愿韦伯望远镜
为我们带来更多宇宙深层的秘密吧!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不把韦伯望远镜放在地球附近?接近绝对零度的大脑需要冷静
- NASA“韦布太空望远镜”首批五张照片正式公布!
- 宇宙大爆炸后一瞬首次清晰拍到!造价百亿美元的韦布望远镜首秀
- 成功度过-90℃寒夜,NASA火星直升机拍到首张火星彩色照片
- 韦伯传回首批正式彩照,我国天眼能做到吗?区别如同相机和收音机
- 迄今最深的宇宙红外视图:美总统拜登发布韦伯的第一张图片
- 航天实力雄厚的日本,为何不直接登月采土,而飞3.5亿公里外采样
- 问天实验舱将发射,梦天实验舱“热身”完毕!17国项目成功入选
- 1992年宇航员夫妻上天,是否发生了“故事”?答案出乎人们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