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二 )


从小到大 , 蒋静该上什么补习班 , 学什么特长 , 穿什么衣服 , 留什么发型 , 搭配什么鞋子 , 上哪所大学 , 念什么专业 , 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 , 都得按照蒋母的意愿进行;
蒋母甚至不顾青春期女儿的自尊 , 当众翻女儿的书包 , 将男生写给她的小纸条拿出来读;
即便蒋静都已经30岁了 , 蒋母还是可以对她作出没收手机、反锁在房间等“独裁统治”行为 。

蒋静也曾试过反抗 , 扔掉钢琴 , 去学习自己喜欢的架子鼓 , 可得到的却是蒋母体无完肤的数落:
“瞧瞧你身边这几个人 , 穿着奇装异服还披头散发 , 什么鬼样子?” 。
末了 , 蒋母还说出这样一句话:
“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 你做什么都得告诉我 。 ”
蒋静被这种“窒息式”的母爱压得喘不过气 , 最终得了暴食症 。

知乎上有人问:父母控制欲很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位网友的回答令人心疼 。
他说:“控制欲很强的父母 , 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要纠正一下 , 你的所有行为都要按照他的意愿来 。 你不照办 , 他不是疯狂大骂 , 就是喋喋不休 。
总之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 , 他就能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 这样的生活 , 就像噩梦一样 。 ”
这样的生活 , 无疑是令人窒息的 , 但恰恰也是中国式父母最擅长的 。
“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 ”
“你是爸爸妈妈一辈子的希望 。 ”
“你是爸爸妈妈我们生的 , 我们还能害你不成?”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打着爱的名义 , 肆意对子女进行PUA 。
更可怕的是 , 这种令人窒息的操控 , 还很难让人对其进行反抗和拒绝 。
因为有爱的名声 , 大多数子女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反抗 , 而产生一种深深的罪恶感:
“父母都是为了我好 , 我又怎么可以让他们失望?”
这就很矛盾 。
一面拼命地抗拒父母的束缚 , 一面病态地满足、迎合父母的全部愿望 。
就像一根橡皮绳 , 父母和子女在两端拼命拉扯 , 暗自较量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突然某一天 , 橡皮断了 , 两端的人儿都被弹得生疼 。
03想起樊登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父母经常把爱到最后变成控制 , 爱和控制是有完全不同感受的 。 你爱一个人是希望他好 , 他开心;控制就是你只能按照我希望的方式快乐 。 ”
许多父母总认为 , 孩子只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规划 , 才能完美避开生活中的坑坑洼洼 , 走向更平坦、顺利的未来 。
于是这也不行 , 那也不行 , 什么都得根据他们的指令去做 。 像个木偶一样 , 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 不能有自己的决定 。
如此 , 才是最符合他们心目中“完美儿女”的形象 。
然而这么做 , 真的是爱子女吗?
还是打着“爱”的名义 , 肆意剥夺孩子的成长?
《变形记》女孩郑莹佳和她爸爸的关系 , 令人窒息 。
和闺蜜逛街 , 爸爸一个电话打来 , 她吓得连说话都颤抖;
被爸爸勒令必须在20分钟内回家 , 她赶紧把刚下的菜单退掉 , 打车回家;
又因为爸爸不让她化妆 , 她在出租车上着急忙慌地卸妆......

18岁的孩子 , 早就有了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 。 却被父母24小时监管 , 没有丝毫自我可言 。
长此以往 , 父女俩的矛盾越积越多 , 终于彻底崩盘......
还有十年前轰动全国的杨元元自杀案 , 至今想起仍觉无力 。

因为母亲时刻不离左右 , 从小她就没有私人空间 。 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 , 走到哪儿都得带上并不年迈也没有疾病的母亲 , 始终活在她的监管和控制之中 。
终于 , 她用两条毛巾 , 在卫生间的洗手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事发洗手台离地面不足一米 , 只要途中有半点犹豫 , 她都可以随时放弃 。
但是她并没有 , 异常决绝地与这个世界告别......
正如电视剧《爱的厘米》里徐清风说的那样:
“我妈把所有最好的吃的用的都留给我 , 但是她从来没给过我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自由呼吸空间 。 ”
父母全方位侵入式的“爱” , 看似是对子女最大的付出 , 其实是连他们赖以生存的“空气”都给剥夺了 。
人没了空气 , 必然是无法生存的 。
所以 , 别再用你偏执的爱 , 去绑架你们的孩子了 。
比起那些血淋淋的教训 , 你未必要苛求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 需要到达一个怎样的人生高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