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文章图片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文章图片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文章图片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文章图片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文章图片


14岁女孩留下遗书,考上北大后割腕:没有谁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文章图片


作者:天亮

01你能想象吗?
一个刚考上北京大学的男生割腕自杀了 。
他在遗书里这样写道:
“我已经替你们考上北京大学 , 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来烦我 。 也不要把我的尸体送回去 , 我讨厌那个地方 。 ”
短短几行字 , 全是对父母无尽的厌恶!
哪怕是死了 , 也不愿意“回家” 。
都说 , 家是心灵的港湾 。 是我们身心疲惫时 , 得以重新休整的地方 。
然而一些父母过于沉重的爱 , 却逼得孩子迫切想要逃离 。
还记得去年那个留下千字遗书后自杀的14岁上海女孩吗?
遗书的第一句便是:
“人生一趟 , 遇见你们我很荣幸 。 若有来生 , 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 ”

这句话是说给她父母听的 。 不负遇见 , 却也没有一丝留恋 。
女孩平日里乖巧懂事 , 成绩优异 。
可在父母的眼里 , 她始终一文不值 。 无论她怎么做 , 都远远达不到父母心目中“完美女儿”的标准 。

她说 , 父母只是把自己当成“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 , 用作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
一旦达不到要求 , 就拿巴掌打 , 用皮带或电线抽 , 让她穿着拖鞋站在外面当众出丑 , 以及每日每夜永无休止的谩骂 。

而对于这一切 , 她只能默默忍受 。
否则 , 父母就会拿话压她:
“我们在你这个岁数是没有怎么怎么样 , 所以现在才怎么样 , 因此你一定要怎么怎么样 。 ”
父母总是以超高的标准要求她 , 逼迫她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 , 却从没考虑过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
实际上 , 父母口中完美的小学、快乐的初一 , 都是她玩命扛下来的 。
所以面对魔鬼的初二初三 , 她恐惧了 。
她说 , 逼疯中国孩子的从来就不是学习压力大 , 而是家长把成绩看得太重 。

“毁掉一个人很简单 , 只需要毁了她的童年 。 ”
长期的高压教育 , 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 每一点都在摧毁她活下去的勇气 。
万般绝望之下 , 她只能选择自杀这种方式 , 来结束这短暂而不幸的一生 。

遗书的最后 , 她还懂事地交待了一些生活琐碎:
她把压岁钱整理好放在桌子上 , 让父母看着分;
把从学校借来待还的书籍写好明细 , 让父母记得归还;
她还提醒父母把年迈的奶奶接过来一起住;
为了不让房子成为凶宅 , 她选择让自己死在外面;
就连跳楼需要踩自己房间的榻榻米 , 都要留下字条说自己用鞋踩过 , 让妈妈用抹布擦干净......

字里行间 , 其实不难看出这是一位非常温暖、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孩子 。
然而父母强加给她的“厚望” , 以及近乎窒息般的控制欲 , 却一步一步将她击垮 。
让这个本该拥有无限可能的生命 , 永远停留在了14岁的夜里 。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说: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 。 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 , 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 ”
父母为子女着想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这本无可厚非 。
可这种让孩子丧失自我的爱 , 只会一点一点将孩子逼疯 。
对于孩子而言 , 这不是爱 , 而是一场灾难 。
02电视剧《女心理师》中“暴食症”患者蒋静一角 , 曾一度引起许多网友的共情 。
蒋静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 。
由于是单亲家庭 , 蒋母总害怕女儿过得不如家庭健全的同龄人快乐 , 所以她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爱都倾注在了唯一的宝贝女儿蒋静身上 , 企图给她双份的爱 。

然而蒋母嘴上说着是为蒋静好 , 实际却只把她当作自己的附属品 , 操控着她的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