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古人都在吃什么菜?有熟悉的,也有陌生,你都见过吗?


先秦时期的古人都在吃什么菜?有熟悉的,也有陌生,你都见过吗?


文章图片


先秦时期的古人都在吃什么菜?有熟悉的,也有陌生,你都见过吗?


文章图片

【先秦时期的古人都在吃什么菜?有熟悉的,也有陌生,你都见过吗?】
先秦时期的古人都在吃什么菜?有熟悉的,也有陌生,你都见过吗?


文章图片


先秦时期的古人都在吃什么菜?有熟悉的,也有陌生,你都见过吗?


现代人的食物种类丰富 , 但是你知道先秦时期的古人吃的菜都有哪些吗?咱们现在也在吃吗?下面详细来说说 。

第一种 , 葵
葵 , 和我们熟悉的葵花或向日葵没什么关系 , 现在的称呼是冬苋菜 ,在中国西南地区依旧有种植 , 这里的冬苋菜并非是苋菜 , 前者是锦葵科锦葵属 , 后者是苋科苋属 , 公元10世纪从印度传入中国并非我们所说原产于中国的葵 。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描述一位老兵时隔多年回到家中 , 发现宅院里“井上生旅葵” , 吃饭时就“采葵持作羹” , 可以看出葵菜在当时是很常见的蔬菜 。

葵菜现如今是蔬菜中的末流了 , 甚至连知道的人都不多 , 但在先秦时期可是古人食用的主要蔬菜 , 这也是为何《齐民要术》蔬菜首篇就是葵 , 《本草纲目》也将葵菜列为五菜之主 。
第二种 , 藿
藿 , 是豆类作物的叶子 , 三国时期的张揖编写的《广雅·释草》中提到:豆角谓之荚 , 其叶谓之藿 。

和现代人主要吃豆类植物的种子 , 也就是大豆、绿豆或红豆不同 , 先秦时期的古人主要吃叶子 , 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当时中原地区的豆类植物多为野生或半驯化品种 , 虽然适应能力强 , 但种子很小 , 形状也多为椭圆 , 豆荚松而薄 , 非常不方便采集 。
其二是先秦时期石磨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 人们多为粒食 , 而不是两汉以后的面食 , 说白了当时的人们还只能吃粗加工的食物 , 把小麦或豆子被广泛磨成粉制作细粮是汉朝才普及的事情 。 《国策·韩策一》中记载:大抵豆饭藿羹 。

说明战国时期的百姓已经开始吃所谓的豆饭了 , 并且搭配藿作的菜羹 , 需要注意的是豆饭吃多了容易胀气 , 权贵们出于礼仪的需求是基本不吃的 , 只有普通百姓迫于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吃豆饭 。
第三种 , 葱
《管子·戒篇》中记载:(齐桓公)北伐山戎 , 出冬葱与戎菽 , 布之天下 。
这计划的大意是说齐桓公带领军队向北讨伐山戎时 , 将已经从葱岭传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冬葱以及戎菽带回到中原 , 并将之推广到了全天下 。
冬葱就是现如今的大葱 , 以此推断葱应该是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 , 并在战国时期成为民间主要的蔬菜来源之一 。 晋朝郭义恭所著的《广志》中有这样一段话:休循国 , 居葱岭 , 其山多大葱 。

这里提到的葱岭 , 是古代中国文献中对帕米尔高原的称呼 , 大葱这个现如今常用的称呼也已经出现了 。 考虑到辣椒是明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 , 所以大葱在中国古代除了可以作为常吃的蔬菜 , 还可以和胡椒、茱萸一道当作辛辣味调味品使用 。
第四种 , 姜
《论语·乡党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撤姜食 , 不多食 。
这意思是说孔子每一顿饭都会吃一些姜 , 但从不多吃 。 除此之外 , 在考古发现的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的墓葬中 , 都发现了生姜和姜块 , 由此可知在春秋时期姜已经是一种百姓日常吃的蔬菜之一了 。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干姜 , 味辛温 。
和上面提到的大葱类似 , 生姜和大葱都带有一定的辛辣味 , 因此成为古人饮食中辣味的重要获取来源之一 。 一直到明朝辣椒传入中国以后 , 包括生姜、大葱在内的蔬菜才逐渐沦为现如今烹饪的调味料 , 至于同样是古人获取辣味来源的茱萸 , 更是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菜谱 。

第五种 , 葫芦
在很多人印象中 , 葫芦可以说是神话故事中的常客 , 比如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 , 铁拐李的药葫芦 , 还有陆压道人温养斩仙飞刀的斩仙葫芦 , 这些带玄幻色彩的神仙法器都为葫芦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
不过在先秦时期 , 葫芦主要被拿来当蔬菜食用 , 就如同后来的法国国王带头示范种土豆一样 , 葫芦最开始也只是王室种植食用 , 后来逐渐传播到了民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