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藏族婚俗:藏区白色帐篷男人不准踏入,要么当女婿要么放三年牦牛

旅游业|藏族婚俗:藏区白色帐篷男人不准踏入,要么当女婿要么放三年牦牛

文章图片

旅游业|藏族婚俗:藏区白色帐篷男人不准踏入,要么当女婿要么放三年牦牛

文章图片


藏族 , 是我们56个民族之一 。
【旅游业|藏族婚俗:藏区白色帐篷男人不准踏入,要么当女婿要么放三年牦牛】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 , 青海 , 四川西部 , 云南迪庆 , 甘肃甘南等地区 , 人口大约750万左右(2016年 , 包括定居国外50万) 。
藏族是我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 同样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 。 其中就包括藏族特有的风俗和婚俗 。

以前在藏区的白色帐篷 , 陌生男人是不能随便进去的 。
这种白色帐篷规模比其他帐篷要小 , 是藏族待嫁姑娘居住的 , 相当于平原地区女孩子的闺房 。
藏族属于游牧民族 , 在一个地方的草被牦牛吃完了 , 就要到另一个地方放牧 , 所以藏族同胞常年需要迁徙放牧 , 没有固定的地点 , 因此藏族同胞没有固定的社交圈 , 这就导致藏区适婚的姑娘很难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
家有女儿的父母 , 为了女儿的婚事 , 于是就单独给适婚的女儿搭建白色且小的帐篷 , 女儿住在这样的帐篷里 , 等待自己的意中人出现 。
假如有陌生男子进入姑娘居住的白色帐篷 , 并且被姑娘看中的话 , 是需要娶这位姑娘为妻的 。

如果进入白色帐篷的男子不喜欢帐篷里的姑娘 , 想反悔的话 , 道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
因为在藏区的风俗是 , 认为一个男人进入姑娘的白色帐篷 , 就等于与姑娘确定了关系 , 就得与姑娘结为夫妻 , 如果男人反悔 , 就认为这个男人毁坏了一个姑娘的清白 , 后果很严重 , 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 需要被迫无偿给姑娘家放三年的牦牛!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 , 方便快捷地通讯拉近了藏族同胞的相互距离 , 现在藏区的藏族同胞不用再担心儿女的婚嫁 , 不过这种独特的婚俗在一些偏远藏区依然存在 。

当然 , 藏族姑娘结婚时不需要彩礼 , 对房子车子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 尽管如此 , 藏族姑娘出嫁时还会陪有嫁妆 , 姑娘家条件好的 , 会陪嫁若干牦牛或者其他 , 条件一般的会陪嫁一些金银首饰 。
在藏族同胞心目中 , 爱情是忠贞不渝的 , 衡量爱情的标准是一颗忠贞的心 , 而不是金钱和物质!
藏族同胞还有一种奇特的婚俗 , 就是一妻多夫制 。
最开始一妻多夫是以前藏族贵族社会盛行的婚姻制度 。
在藏区被称为:洒松玛 , 意思是:三口子的意思 , 同四川俄亚大村纳西族同胞的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相近 。
这样的婚姻优点是:可以保全家族的实力 。
假如一个家族的每个儿子都分别娶妻 , 家族就必须得分家 , 分家就会涉及到财产分割等一系列问题 , 无意中就削弱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实力 。 而一妻多夫就可以避免很多家族内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 在这样的家庭中 , 子女都是由一个母亲生的 , 不会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 , 一妻多夫中的两个丈夫是亲兄弟 , 对家中子女都视为己出 , 共同挣钱养家 。
这种一妻多夫的婚姻 , 在藏区的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 , 如果遇到有藏族朋友说他有两个爸爸 , 我们也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 , 这是他们的风俗!

藏族与汉语通婚 , 为什么会这样说?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就是例子 。
当时的文成公主被藏族(古称:吐蕃)尊称为:甲木萨 , 藏语中的“甲”是“汉”的意思 , “木”是“女”的意思 , “萨”是“神仙”的意思 。 文成公主被尊称为汉族的女神仙!
既然藏汉通婚 , 为什么我们周围几乎看不到有藏族同胞的身影?
这得说下藏区的地理位置 ,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 ,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空气密度小 , 空气中的含氧量最高只有平原地区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 去过西藏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 那里空气稀薄 , 很多人初来乍到会有高原反应 , 身体会感觉不适 , 头痛 , 头昏 , 失眠 , 乏力 , 眼花 , 都是常有的事 。
同样 , 藏族同胞习惯了高原缺氧的生活环境 , 来到平原地区 , 会有醉氧反应 , 也会导致身体不适 , 所以 , 这也应该是我们周围 , 很少看到有夫妻一方是藏族同胞的一个原因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