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娶婚,则是汉代最为普遍且形成主流的婚姻形式,是受封建礼制所认可允许的 。聘娶婚有三个突出特点,概括而言,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聘礼为重” 。在汉代,男子若想娶妻,在取得自家父母同意后,需先请媒人前往女方家里说媒,以告知女方家长 。若无媒人说媒,会被认为礼数不周到,或婚事就此作结,或让媒人重新说媒 。据《汉书·外戚传》中记载,许平君和汉宣帝成亲之前,在掖廷养育宣帝的张贺跟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喝酒,酒憨之后说了一句:“曾孙体近下人,乃关内侯,可妻也 。”许广汉就答应了 。回家许广汉媳妇就暴怒,认为这太不正式了,没有礼数 。许广汉只能“重令为介”,又走了一遍程序 。可见首先要说媒,说媒后还必须得到女方父母的认可,这桩婚事才算有了苗头,要是父母不同意,就算是相爱之人私奔,也会被认为是家之大耻,不被认可 。最后,还得男方把聘礼送到女方家,才算正式建立起婚姻关系 。不过,这聘礼也得有诚意,因为汉人普遍认为聘礼的多少与女方的身价有关,“非受币不交不亲”,所以很大程度上汉代的婚姻笼罩了一层类似于商品交易的网纱,给后世留下了不良的影响,至今仍影响着大多数人的婚姻观 。
文章图片
许平君
在《星汉灿烂》中,萧元漪作为程少商的母亲,对于程少商的婚姻大事是有着生杀大权的,以至于她气愤于楼太傅私自向丈夫说媒,并不同她知会,甚至在没有询问女方母亲的情况下,直接向程家送来了聘礼,给人不得拒绝的机会,更生气的是,女儿更是在没有经过她同意的情况下,与人私定终身,没有把“父母之命”放在眼里 。再结合楼垚在楼家的地位处境,以及女儿根本不懂感情,致使萧元漪始终不看好这段婚姻 。
文章图片
《星汉灿烂》中程始与萧元漪片段
文史君说
自古以来,婚姻可谓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之一,也是一个人人生历程中的大事,影视剧中也多有婚姻的桥段,但每个朝代的婚俗各有不同,故影视剧设置的桥段也应与背后的历史真实相符 。所以,虽然《星汉灿烂》在服装上存在不妥之处(被网友指出有倭化之嫌之后,制片方对于镜头也有所处理),但是在婚俗情节的设置上,该剧还是符合东汉的历史逻辑的 。
参考文献
《汉书》,中华书局,1963年 。
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 。
张保同、何威震:《汉代婚俗探微》,《南都学坛》1989年第4期 。
(作者:浩然文史·梃梧)
推荐阅读
- 醉翁亭记|思翁无岁年——《醉翁亭记》流传中的师生情
- 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北宋汴梁的繁华记忆
- 话剧|毛泽东看完话剧《龙须沟》为何没有任何评价
- 西游记|《西游记》里的妖怪抓到唐僧后,为什么不赶紧吃掉,而一定要洗干净蒸着吃?
- 外科学|他的名字,写在《外科学》第一页第一行第一位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城市到底属于谁?评《守卫生活:简·雅各布斯传》
- 大明混一图|《大明混一图》:世界那么大,来咱这儿看看
- 狙击手|《狙击手》原型邹习祥:比电影更传奇的上甘岭“冷枪英雄”
- 翠微却顾集|读徐俊《翠微却顾集》:以“中华”之名,为文化守护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