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下午2点 , 问天实验舱在我国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 , 并且进入预定轨道 。 问天实验舱全长17.9米 , 发射质量23吨 , 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 。
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 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 , 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 。
【如果,外国航天员想入驻中国空间站,应该允许吗?】
通过问天实验舱 , 一方面 , 我们能够加深对生命本质的了解 , 获得更多的生物技术;另一方面 , 可以研制出更多的生物产品 , 在组织工程、生物医药、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另外 , 在今年下半年 , 我们还将发射梦天实验舱 。 该舱为专业与储存应用舱 , 其后端置有实验载荷气闸舱 , 可将大型载荷投放至真空 。
我们知道 , 除了中国的天宫空间站 , 地球轨道上还有国际空间站(ISS)正在运行 。 ISS分为两个部分:俄罗斯轨道段(ROS)由俄罗斯运营 , 而美国轨道段(USOS)由美国和其他国家运营 。
目前 , 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了23年 , 设备老化严重 , 大大小小的问题几乎没有停止过 , 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寿命 , 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退役 。 并且 , 无论是欧美国家 , 还是俄罗斯 , 都没有建造下一个空间站的计划 。
到那时 , 中国空间站将是人类唯一在轨运营的空间站 。 事实上 , 已经有很多国家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意愿 , 想要将他们的航天员 , 送往我们的空间站 , 开展科学研究 。
那么 , 我们应该允许外国航天员 , 进驻天宫空间站吗?
对于这个问题 , 很多朋友一定不乐意 , 可能还要骂骂咧咧几句 。 众所周知 , 当年中国并不打算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 而是想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项目 , 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 。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 我们开展了自己的空间站项目 。
覆言认为 , 我们的格局还是要放大一些 , 积极与外国开展航天项目的合作 , 并不是一件坏事 。 但是 , 在合作的过程中 , 我们必须坚持四大原则:
- 第一 , 外国航天员应该在中国接受培训 , 无条件服从中方人员的领导 , 学习普通话 , 接受中国的技术标准;
- 第二 , 外国航天员设计的实验、试验 , 必须得到中方的允许 , 并且全程有中方的航天员参加;
- 第三 , 参与中国空间站项目的国家 , 必须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资金 , 与中方分享自己的既有技术;
- 第四 , 外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获得的科技成果 , 中方拥有一部分的知识产权 , 并可以从中获取部分的经济利益 。
我们知道 , 虽然航天工程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 但产生的经济效益 , 同样也是惊人的 。 美国方面曾经计算过 , 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 , 就能收获7~12美元的回报 , 可谓是“暴利” 。
就比如我们日常用的篮球鞋、尿不湿、手机等等 , 还有食用的一些蔬菜、水果 , 最开始都是航天科技 , 然后才转化为民用 。
因此 , 与外国开展合作 , 可以减少我们的成本 , 同时又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产出 , 何乐而不为?
当然 , 经济利益只是一方面 , 作为一个大国 , 我们必须掌握最前沿的航天科技 。 否则 , 在未来的国家竞争中 , 我们会处处受制于人 。 如今 , 我们拥有了最先进的空间站 , 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 成为未来人类航天科技的领导者 ,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
推荐阅读
- “中国最强”把“中国最重”送上了天
- 问天实验舱成功入轨!外媒“抹黑”失败了,神14航天员将变得很忙
- 乙肝在研新药ATI-1428,在HBV-Tg,可防止空衣壳异常积累及肝损伤
- 发现一个大家伙,干扰一切电子设备,是10万年前沉没的太空船?
- 问天发射,中国空间站向着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又进一步!
- 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问天”赴“天宫”,六大看点备受关注
- “胖五”新兵挑战零窗口发射,神十四航天员,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
- 太空中两块金属接触,过不了多久就会熔接在一起,为什么呢?
- 神农架深处:为什么会被列为禁区?不少神秘现象,至今难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