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月25日10时03分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
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中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篇章
民族自豪感爆棚之际
“问天之问”推出第二话
用十分钟带你全面了解
“问天”究竟有多出色
气宇不凡的“王者段位”
问天实验舱
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
身份
问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
身高
舱体总长17.9米 直径4.2米 体重
发射重量达23吨(堪比一节地铁车厢 , 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
相貌特征
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 。 工作舱是迄今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单密封舱体 , 舱内设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 , 支持空间站内共6人“满客”运行 。
气闸舱与工作舱对接
配置双自由度柔性太阳帆板一对 , 全部展开后翼展超55米 , 比半个足球场更长 , 单个有效发电面积约110平方米 , 相当于一套三室一厅 。
实力超凡的“全能选手”
问天实验舱是一个集平台功能与实验载荷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型”选手 。 为降低系统复杂性和在轨风险 , 相应实现了多个系统功能创新 。
平台功能方面
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 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 , 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 可以完全覆盖空间站组合体工作要求;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 , 并提供专用气闸舱和应急避难场所 , 保证航天员安全 , 使空间站的在轨运行风险更加可控 , 在轨长寿命运行更加可靠 。
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吊装
实验载荷功能方面
装载8个实验机柜机位、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 , 如同将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太空 , 助力中国人在太空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
太阳帆板设计方面
为提高交会对接可控性 , 首次采取太阳帆板二次展开方案 , 发射后先展开约五分之一 , 对接完成后再展开到位 , 确保顺利抵达天和“母港” 。
名副其实的“主发电站”
问天实验舱
其能源管理系统十分强大 , 自带高性能“发电机”与“配电器” 。
配置了比核心舱更大的柔性太阳帆板 , 每天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度 , 能够为空间站运行提供充足能源 。
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 , 核心舱的一个太阳帆板将转移至问天实验舱资源舱尾部 , 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发电站” 。 届时 , 问天实验舱的3条能源母线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为组合体源源不断地供电送能 。
拥有别具一格的“更衣间”
【入住“新房”!十分钟了解问天为何出色?】在问天实验舱中 , 气闸舱“外方内圆”的视觉效果可谓别具一格 。
“外方”
外部看上去像方形的外壳 , 是舱外暴露实验平台 , 上面配置了22个标准载荷接口 , 其中一部分还配备了流体回路温度控制 。
“内圆”
内部圆柱状的部分 , 是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时的“更衣间”——出舱气闸 , 航天员可在此换上“飞天战袍”进行舱外作业 。 与核心舱节点舱相比 , 气闸舱的空间更大 , 航天员在这里进行出舱准备和舱外返回时 , 可以更舒展、更从容 , 未来它将成为整个空间站系统的主要出舱通道 。
此外 , 出舱气闸还有一个直径达1米的大门 , 使航天员不但进出方便 , 而且还能携带大个头的设备出舱工作 , 舱外工作能力大大提升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慢的九种动物,你知道几种?第一名肉眼看不出移动
- 传说中的神仙索?蝙蝠定格虚空两天未动,目击者:貌似被线悬挂
- 2013年,河北一7岁男童输液时突然死亡,2小时后主治医生坠楼身亡
- NASA御用供应商,Canoo汽车
- 问天历时13小时“到岗”,太空之家升户型,航天员开心成表情包
- 被人类吃灭绝的动物,百年时间都不到,数量从50亿锐减至1只不剩
- 乙肝在研新药VIR-3434,1期单药75毫克组,HBsAg最大最持久下降
-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令科学家不安的双缝干涉实验,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