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离山外37公里 , 平均海拔约1300米 。
这里是西安市蓝田县葛牌镇的“石船沟” 。
|石船沟村|
有人说我走不出蓝田了 。
其实不是我偏爱蓝田 , 也不是蓝田比别的地方美 。 而是我离蓝田近 , 远的地方去不了 , 只能整天在近处逛逛了 。
这是我第3次来“石船沟” 。
前两次来的时候 , 天气还冷 , 山上草木枯黄 。 这次来正是盛夏 , 草木最繁盛的时候 。 从西安出发 , 经福银高速 , 从“葛牌”出口下高速 , 再沿“米汤河”边的公路行驶约两三公里 , 拐进路边一条小岔沟 , 我们就进入“石船沟”了 。
|米汤河|
石船沟发源于葛牌镇与蓝桥镇中间的山梁 , 山沟狭窄而幽深 , 长约7.5公里 。
下半段是一个村子——“石船沟村” , 生活着几百年前从南方移民过来的“客家”后裔 。 上半段曾经有过村子 , 后来村民搬出山外 , 只几年时间 , 就彻底恢复自然状态 , 成为一条原生态的野山沟了 。
|石船沟村古槐与药王庙|
这次 , 我没有在下面的石船沟村逗留 , 把车直接开到了公路结束的地方 , 沿小路徒步 , 去探访夏日的山谷 。
如果说冬天的石船沟让人“惊艳” , 夏天的石船沟就让人“惊讶”了 。
没想到 , 夏天的石船沟会变得如此之“野” , 除了无法长草木的山石 , 几乎没有一寸泥土能够裸露在外——全被疯长的植物所覆盖 。
那条进山的小路也被草遮蔽了 , 这些草和人等高 , 要想前进 , 人只能在草间躲闪腾挪 , 或者像游泳一样把它们拨开 。
只五百来米 , 就走到了“古红豆杉”所在的地方 。
红豆杉起源于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 , 分布很广 。 秦岭很多地方也有红豆杉 , 我在汉中留坝见过连片种植的红豆杉 。 听说商洛山阳还有两棵树龄超过千年的古红豆杉 , 被命名为“陕西红豆杉王”和“山阳二号秦岭红豆杉” 。
|石船沟 古红豆杉|
红豆杉大多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1200米的山林 , 石船沟海拔在1000米至1550米之间 , 这棵古红豆杉生长的地方海拔恰好在1200多米 。 二级古树 , 树龄应该在300岁至500岁之间 。 扎根于岩石 , 树冠浓绿如伞 , 很是精神 。 登山的小道从树旁经过 。
|古红豆杉所处环境|
之所以心心念念要在夏天来一次石船沟 , 是因为石船沟的溪流很美 。
然而 , 7月初 , 关中地区刚经历过连续的酷热和干旱 , 就连石船沟的溪流也“瘦身”了 , 还比不上冬天的时候丰盈 。 幸好 , 水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 。
我们还发现了潜伏在山涧清流中的“居民”——石蛙 。
溪流里石蛙多得不计其数 , 一身麻衣 , 和水底的石头浑然一色 。 憋气功夫一流 , 在深潭水底一动不动 。 体型硕大 , 反应迟钝 , 人几乎要把手指头戳到它眼睛了 , 它才如梦刚醒一样游到别处去 。
|石蛙|
我还看到有只蛙的大腿上拴着一根布条 , 可能在不久前它刚做过某个孩子的宠物 。 出于好心 , 我帮它解开了布条——它的大腿可真是强壮有力 , 不停地蹬人 。
|岩石下的石蛙|
野生石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分布很广 。 在南方很多省份 , 它被叫做“石鸡”、“山鸡” , 是饕客们看到会两眼发光的山珍 。 幸好陕西人不吃蛙 , 它们在这里的生活还是幸福的 。
推荐阅读
- 本溪|泰国签证服务,旅游签学生签,落地签转旅游签
- 漂流|?夏季的本溪如同仙境,水清澈凉爽,快来看看吧
- 沈阳|这个夏天咋安排?35条夏季游特色旅游线路来啦!?
- 本溪|本溪景点丨平顶山
- 本溪|本溪冰壶沟,这是一个尚未开发完的原生态景区
- 旅行|无与伦比的信仰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