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凌乱的“天花板”
【国际空间站脏乱挤,问天实验舱就位,天宫也将进入“乱时代”?】你再看看实验舱四周那些堪比盘丝洞的复杂线路 , 便不难理解让宇航员细心擦拭所有地方确实是勉为其难 。
亲爱的朋友 , 读到这里 , 你是否担心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在几年之后也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站”?
鉴于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比国际空间站晚了20年 , 加之技术的进步 , 我们很自然地拥有不少“后发优势” 。 比如说高速无线局域网络和5G技术的运用 , 天宫空间站里不再需要繁杂的网线来连接全部设备 , 所有实验数据都可以无线传输 , 地面“有效载荷运行管理中心”可以实时地监测实验情况 , 甚至通过中继卫星遥操作来控制空间站机柜里的实验过程 。
天宫空间站科学实验可以在地面遥操作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空间站里不再需要布设缆线了 。 每台机柜是按标准设计的综合科学实验平台 , 它能为机架上的每台设备提供必要的电力、通信和环境控制等支持 。 一个机柜就相当于一个领域实验室 , 能滚动支持几百项科学实验 。 但具体到每一项实验任务 , 我们依然需要将各种信号线从设备上引出 , 连接到相应传感器和控制器上进行数据读取和过程控制 。
航天员身后的设备上连接了许多线缆
还有些实验需要额外提供水、电、气的循环 , 因此连接的管线也少不了 。 就拿图一最左侧“问天”实验舱内的生命生态实验柜(LER)来举例 , 这个机柜包含了通用生物培养等5个模块 , 可以用来种水稻 , 还能养鱼虾 。 为了支持这些小生命的存活 , 我们需要给它们提供水和空气 , 同时监测气体中元素的变化 , 整个机柜因此设置了50多个水、电、气端口 ,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都得连接上各种管子和电缆!
生命生态实验柜约有50个连接器
管线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乱” ,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通信机房里的机柜 , 有些机柜线路凌乱令人抓狂 , 有的布线则井井有条让人一目了然 。 布线是否整齐美观的主要因素在人的意愿 , 同时也看你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整理它 。
让线缆整齐美观需要付出时间成本
中国空间站在第一个运营阶段大约布置了16个舱内实验柜和数十个舱外暴露实验平台 , 到目前为止已经计划有近千个各类科学实验 , 如此多的实验任务对三名航天员来说可谓“压力山大” , 他们也许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慢慢整理各种线缆 , 一切以完成实验操作为最高目标 , 所以天宫空间站里“乱”可能是大概率现象 。
我们的航天员是一个高素质群体 , 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同时也有足够的执行力来完成空间站的运营管理以及科学实验任务 。 随着太空科学任务的展开 , 空间站不会再像今天这样整齐有序 , “乱”或许成为一种常态 , 但即使再过十年 , “天宫”也不会像国际空间站那样 , 乱到“臭气熏天”、“无处插脚”的地步 。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1、CCTV:《焦点访谈》及相关新闻
2、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资源手册》
3、维基百科:国际空间站;ISS命运模块
4、youtube:“欧洲航天局宇航员André Kuipers'的国际空间站之旅”
5、GIZMODO:“NASA如何处理国际空间站里的气味”
6、卫报:“臭气熏天、死皮细胞泛滥:国际空间站上的生活”
推荐阅读
- 上过天的14位航天员,如今什么级别?8位已当上将军
- 触觉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 渗透剂JFC-E和渗透剂JFC-S的区别是什么?
- 问天实验舱对接成功,为什么要花费13个小时,几乎比平时多一倍?
- 蛇、蜥蜴、鳄鱼...“神奇动物”进家门,异宠霸屏是好是坏?
- 28纳米关键节点史诗级突破
- 神十四航天员进入问天实验舱!总设计师:20多天后再出发,梦天?
- 真没想到美版知乎上居然有这个问题:中国空间站为什么只用中文?
- 如何评价中国太空授课因一杯水被外国网友质疑为「地面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