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棕袋鼩拥有“逆天”的交配时长,但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雄性棕袋鼩拥有“逆天”的交配时长,但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章图片


雄性棕袋鼩拥有“逆天”的交配时长,但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章图片


雄性棕袋鼩拥有“逆天”的交配时长,但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章图片


雄性棕袋鼩拥有“逆天”的交配时长,但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章图片


雄性棕袋鼩拥有“逆天”的交配时长,但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章图片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 , 为了维持种群的数量 , 并且将自己的基因顺利传递下去 , 都会将繁殖作为必备的技能 , 只不过不同的生物 , 其繁殖的方式不同而已 , 有的依靠细胞分裂就能实现新个体的产生 , 有的则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自己解决 , 而更多的高级生物 , 则是依靠雌雄个体的配合 , 来达到更为安全、更为高效和更有保障的繁衍后代的目的 。

因此 , 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个体来说 , 在进化的过程中 , 寻找最适合的繁殖(交配)方式 , 尽最大可能地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 则是它们生存的终极目的 。 由此在生物界产生了一些看来非常奇葩的交配方式 , 比如 , 琵琶鱼的雄性在找到雌性之后 , 会将自己的身体“融入”雌性体内 , 仅剩余雄性生殖器官;雄性蜜蜂在交配时睾丸会发生“爆炸” , 即脱离自己的身体而留在雌蜂的体内;雄狮的交配时间很短 , 一次只有30秒不到 , 但一天可以进行40多次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更为特殊的动物 , 雄性个体在交配时 , 为了延长时间最后几乎都会累死 , 这种动物就是栖息于澳大利亚的棕袋鼩(qu , 二声) 。

先来认识认识棕袋鼩在科学家发现澳大利亚棕袋鼩之前 , 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交配时间最长的动物为马岛缟狸 , 雄性缟狸一次交配的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 。 后来 , 这个记录被澳大利亚的棕袋鼩所打破 , 至于怎么发现的这一类生物 , 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
科普作家罗杰·戈斯登在他所著的《欺骗时间:科学、性和衰老》一书中提到 , 如果要想在澳洲大陆8月份袋鼩繁殖期之后 , 找到一只雄性的袋鼩是非常困难的 , 至于原因就是雄性成年个体 , 在繁殖期之后 , 基本上都因体力消耗过大而死亡 。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 , 生物学家们在澳洲大陆展开了搜索与相关研究 , 结果在澳洲大陆的中部内陆地区以及塔斯马尼亚岛上 , 发现了两种棕袋鼩 。

这两种袋鼩从生物学分类上看 , 隶属于哺乳纲袋鼩科宽足袋鼩属 , 是一种比老鼠体型还要小一些的哺乳动物 , 有的还不足20克 , 从形态上看 , 它们最典型的特征 , 和袋鼠一样 , 雌性个体身前都有一个育儿袋 , 后代个体是清一色的早产儿 , 它们待在母体身前的育儿袋中 , 靠吮吸奶汁逐渐长大 。

棕袋鼩雌雄个体的寿命有很大的差异 , 其中雌性个体的寿命通常在3年以上 , 而雄性个体的寿命往往只有1年 。 雄性个体之所以寿命如此短暂 , 并不代表它从出生到自然死亡的时间就这么长 , 而是“夭折”了 , 而“夭折”的原因就出在交配上 。
雄性个体交配之后没多久便死亡的原因雄性棕袋鼩出生后长到11月大既达到性成熟 , 在每年的8月份前后就将进入繁殖期 , 可以与任何见到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 。 雄性个体一次交配的时间可以长达14个小时而不中断 。

为了能够孕育更多的后代 , 雄性棕袋鼩会接连与不同的雌性个体进行这种高强度的交配模式 , 半个月至20天左右的时间后 , 雄性个体的身体开始走向衰败 , 在交配季结束以后 , 雄性个体会出现疯狂地外出寻找最后一次交配对象的行为 , 此时雌性个体都会努力避开它们 , 以至于让这些雄性个体在生命的后期 , 成为“老鼠过街”的局面 , 看上去非常悲壮 。
雄性个体在密集性、高强度性的繁殖期结束以后 , 体能都会耗尽 , 然后没有足够的食物摄入 , 致使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补充 , 而引发免疫系统的一系列疾病 , 比如皮毛全部脱落、双目失明、皮肤和肌肉组织坏死等 , 最终雄性个体几乎都挺不过多长时间 , 就一命呜呼了 。 雄性棕袋鼩这种不要命的交配方式 , 在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 。

另外 , 雄性棕袋鼩的身体为了适应这种高强烈的交配行为 , 在繁殖期身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异常得高 , 血液里高浓度的睾丸酮 , 可以有效促进机体加快新陈代谢 , 保障旺盛的精力 。 与此同时 , 雄性个体的身体内还会释放大量的皮质醇 , 在推进糖类物质代谢的过程中 , 释放出很多的能量 , 来保持应有的体力和应激反应能力 , 同时有效减轻身体的疼痛感 。 以上两种物质的超强分泌 , 一方面使得雄性个体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地完成与雌性的交配 , 另一方面也使得雄性个体变得凶猛好战 , 为了争夺交配权 , 雄性个体之间免不了大动干戈 , 很多雄性个体在还没有交配前就可能因争斗而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