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黑曼巴蛇 , 非洲最毒的蛇类 。 硕大的毒牙中蕴含着恐怖的神经剧毒 , 这种毒素不会让你感觉疼痛 , 但如果不及时就医 , 20分钟内毒性发作 , 就再无回天之力 , 恐怖的毒素使肺部溃烂 , 最终窒息死 。
而这就已经够恐怖了 , 但是你知道吗?在美国《世界野生生物》杂志评选世界十大毒王里 , 黑曼巴蛇勉强上榜 , 仅仅排在垫底 。 小时候看的地摊文学中 , 被捧神坛的“一滴毒液杀死6头牛”的箭毒蛙 , 甚至都没上榜!
而在排行榜中独占魁首的 , 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澳大利亚箱型水母 。
箱型水母并不是一种水母 , 而是腔肠动物立方水母纲大约20种水母的通称 。 因此 , 看到足球大小 , 外形像个圆角矩形的水母就尽量离远点 , 毕竟平常人很难分辨出具体的水母种类 。
不对 , 建议远离所有水母 。 水母家族里的狠角色实在太多了 , 僧帽水母 , 手水母......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
那么箱型水母的毒素究竟有多恐怖?
一般来说 , 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大部分毒素都会消失 , 但是箱型水母的不会 。
【箭毒蛙,黑曼巴也得靠边站,地球最毒动物30秒置人于死地】据说澳大利亚的一个罐头加工厂曾经很粗心的将仅仅不到1cm长的箱型水母触手混入罐头 , 直接导致一位顾客在食用罐头后的两天内死去 。
制作这种罐头进行了长时间的高温烹煮和腌制 , 但即使这样依然能够致死 。 这就说明了箱型水母的毒素结构得有多稳定 。
在箱型水母主要游荡的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水域 , 20年以来 , 已经有超过60人死于和它的接触;而令人恐惧的大白鲨 , 在这片区域造成的人员伤亡为13例 。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北部、菲律宾和越南附近的海域他们都经常出没 。
箱型水母有约60根触手 , 每只触手有大约5000个储存毒液刺细胞 。 当触手被触碰后 , 触碰点的刺细胞会瞬间释放出刺细胞里的刺丝、射向触碰者的皮肤 , 触碰者被刺中后 , 身体会迅速反应 , 释放出体液企图缓解 , 然而这些体液只会让箱型水母的刺细胞更兴奋 , 刺细胞会再次发射刺丝 , 数量取决于接触的时间 。
所以被箱型水母碰到后 , 千万别破罐子破摔 , 马上离它越远越好 , 这样幸存的可能就会加倍 。
轻度的接触者 , 会被犹如十个容嬷嬷针扎一样 , 不间断的剧痛个数周 , 而且接触部位会留下红肿凹陷的疤痕 。
中度接触者 , 会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 , 因为多接触在海里 , 所以休克后很可能就沉入水底 , 直接溺亡 。 如果没有船只来载人 , 光靠人力来救 , 基本就嗝屁了 。
重度接触者 , 会在30秒里看完人生的走马灯 。 之前我说过的蓝环章鱼 , 它的毒素作用于肺部 , 所以依靠人工呼吸 , 或者各种物理输氧还是有救的 。 但是箱型水母的毒素会直接作用于心脏!毒素侵入心脏时 , 会破坏肌体细胞供血能力 , 从而使心脏停止供血 。
好在箱型水母的毒素是有抗毒血清的 。
悉尼大学的尼利(Greg Neely)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被称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 , 将人体内上百万个细胞加入箱型水母毒素进行观察 , 终于发现一种名为ATP2B1的蛋白质是箱形水母毒液发挥毒性的必要条件 , 而ATP2B1蛋白质的存在需要有胆固醇 。
甚至市面上的降胆固醇药就能有效抵挡箱型水母毒素的蔓延 。 他们在此基础上 , 发明了一种分子解毒剂 , 能阻止水母螫咬引起的组织结痂与疼痛 , 但未能确定药物是否能避免毒液引起的心脏骤停 , 未来需作进一步研究 。
起码能保住及时救助下来的接触者的命了 。
比起制作抗毒血清 , 不接触才是最大的解药 , 好奇心真的能害死猫 。
推荐阅读
- 儿媳离家出走,大爷当街抓住死不松手:外国儿媳,害怕跑了
- 老人被儿女送到养老院,身上钱财全被收走,偷偷写纸条向侄子求救
- 老人要公交司机下车决斗,谁知司机不讲武德,激他下车后直接开走
- ?已婚女子沉迷酒吧,与多人发生关系后怀孕,却不知生父是谁
- 67岁老人高龄产女,如今怎样了?
- 狠心父母卖掉两个女儿换钱,晚年反告女儿不赡养,法院如何处理?
- 66岁大妈坦言:现在我的存款和退休金都成了负担,我太难了
- 婆婆把财产给女儿,儿媳拒养老,婆婆:我钱我做主,我养老你负责
- 65岁大妈住女儿家养老,女婿称大妈太偏心,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