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即将过去7个月 , “热浪”已经席卷了许多国家 。 从年初到3月份 , 印度和巴基斯坦一些地区的气温 , 就已经超过了45摄氏度 。 从6月份开始 , 欧洲大部分地区都相继发出了高温警报 , 英国在7月19日打破了有史以来最热的纪录 , 康宁斯比村的气温达到了 40.3摄氏度 , 将原本我们印象中温和的欧洲气候打消地荡然无存 。 英国的高温、法国的大火 , 使成千上万人被迫转移 , 离开生活多年的家园 。
在此期间 , 葡萄牙、西班牙超过2000人死于高温和野火 。 亚洲的日本也迎来了自187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严重热浪 , 局地也超过了40摄氏度 。 而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很多地方 , 也经历了持续性、高强度的高温袭击 , 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气温 , 也时常突破40摄氏度 。 在太平洋东海岸的美国 , 今年的高温天气也异常凶猛 , 延续了近年来爆发的态势 , 凤凰城的气温甚至达到了48摄氏度 。
在多年以前 , 有研究团队针对年轻人耐受温度方面进行了一项实验 , 结果发现当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 , 如果湿度达到绝对最大值时 , 人体适应性的上限温度为35摄氏度 。 然而 , 今年早些时候 , 又有研究团队通过更为精确的实验方法 , 测试得出人体对湿热应激的耐受性 , 可能要比以前人们预想的要低很多 。
【最大湿度下,人体最多只能承受31度?人类要比预想脆弱得多!】大家知道 , 人体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散发多余的热量 , 比如心脏跳动更快 , 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速度加快 , 推动将热量带到皮肤的小血管以及毛细血管中 。 再比如 , 通过出汗和汗液的蒸发 , 将身体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 等等 。
不过 , 人体能承受多少热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 在2010年的时候 , 科学家们估计理论上的极限为35摄氏度的“湿球”温度 。 所谓“湿球”温度 , 是综合考虑环境湿度以及用常规温度计测量的“干球”空气温度的“组合体” 。
通常情况下 , 空气的湿度越大 , 最终得出的“湿球”温度与普通的“干球”温度之间的差值就会越小 。 因为在高湿度环境下 , 身体表面的汗液通过蒸发来散发热量的速率就会明显下降 。 因此 , 在衡量人体的湿热应激耐受性时 , 往往使用“湿球”温度来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
非常炎热和非常潮湿的环境 , 对于人体来说同样危险 。 比如 , 在异常炎热干燥的地区 , 外界温度要比皮肤温度高很多 , 人体基本上完全依靠出汗来降温 , 时间一长身体中的水分含量就会急剧减少 , 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 经估算 , 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 其温度极限基本上只能在50摄氏度以内 。
而在非常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 , 虽然空气的实际温度比皮肤温度要低 , 但是高湿环境下身体并不能有效地出汗 , 这就造成了两个方面的害处 , 一个是身体并不能通过汗液的蒸发而散发出多余的热量 , 另一方面由于空气的“干球温度”可能高于体温 , 环境中的热量反而会向身体传递 , 久而久之 , 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 甚至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
为进一步检测人体对“湿球温度”的耐受性 , 有研究团队筛选了部分受试者 , 将他们关闭在一个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密闭环境中 , 通过调整温度和湿度的组合 , 依据提前被放置到参试者体内的微型设备 , 来监测他们身体的核心体温 。 结果发现 , 当处在最大湿度下的“湿球温度”达到31摄氏度时 , 参试者核心体温出现了明显升高 。 这个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表明 , 人体对高湿环境下的耐受极限 , 就是31摄氏度的“湿球”温度 。
如果再考虑不同人群的身体条件 , 那么这个“湿球”温度极限值或许还要更低 , 比如老年人、幼儿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 这也是为什么2003年发生的欧洲“热浪”以及2010年俄罗斯“热浪”期间 , 其造成数万人死亡 , 但湿球温度都没有超过28摄氏度的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
- 有人想出国,也有科学家愿意回国,咋回事?
- 真正的虎王——阅读下面奇特的英雄故事,你会大吃一惊
- 留给北方的时间有多少?红火蚁毒素能致人死亡,耐低温性也在增强
- 巴掌大小,数百万只日本毒蜘蛛,正在入侵美国!会不会咬人?
- 在最坏的情况下,杂草侵扰会导致作物死亡,产量百分比也会下降
-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生命
- 溶瘤病毒疗法PM1016在实体瘤患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
- 影响鱼类药物选择和作用的几大因素
- 寻找系外生命 NASA有了新的任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