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硬科幻,《黑门》是认真的( 二 )


生死时刻 , 它控制着女孩的身体 , 又飞身托住了其余两人 。
逼格爆炸的赛博格外挂 , 试问谁不想拥有?!

这一幕 , 莫名带着一股神性 。
如果说神创造了人类 , 那么科技创造了新人类 。
只需一副机械躯体 , 人人可做超级战士 , 这就是赛博格带给我们的惊艳和震撼!
比赛博格更震撼的是脑宇宙 。
现实中 , 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不超过10% , 如果大脑潜能被完全开发出来呢?这点 , 《超体》等科幻大片早就有过劲爆设想 。
放眼《黑门》里的未来世界设定 , 似乎深谙“做梦 , 就做得大点”的原则 , 脑洞更加天马行空 。
你能想象吗?未来人类可以在脑海里徜徉 , 字面意义上的 。
有了脑机服 , 你就可以穿梭于人类数千亿的神经元之间 , 亲眼目睹思维的火光闪烁 。
当然 , 并不是人类肉身 , 而是被投影到脑宇宙的人类意识 。

强大的脑机技术会让人类得到怎样的进化?
光这个情节 , 就让我狠狠期待住了 。
能看得出来 , 做硬科幻 , 《黑门》是认真的 。
特效与想象力相得益彰 , 每一帧都看得到经费在燃烧 。
片头一长串的顾问名单 , 也可以直观感受它的底气 。


更惊喜的是 , 作为国创科幻动画 , 《黑门》的野心还彰显在软实力上——如何把科幻做出我们味儿?
四个字:本土气息 。
小到一杯茉莉花茶 。
督察员请科技大佬谈话 , 问责之前先客气奉上新采的茉莉花茶 。
一处闲笔不仅丰富了人物个性 , 还能从杯中窥见人情世故 。

大到白洋市城市景观 。
未来 , 陆地交通实现了自动驾驶 , 交警被电子警察取代 。
公交车是酷炫的截断式——
每节车厢都可以独立接驳 , 接好乘客就在动力车头后面自动接龙 。
车厢合并后 , 车内空间立马畅通无阻 。

科技日新月异 , 但总有些东西没那么容易改变 , 尤其是文化 。
比如男主图毅打工的驴肉火烧店——得了妹火烧 。
当店员操着浓浓的河北口音 , 我们一下就被拽入日常生活氛围里 。
设备全面电子化 , 但做菜上菜仍是人在忙碌 , 赛博朋克与烟火气共存 。
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 , 对于吃的 , 我们人好的还是传统手工、原汁原味那一口 。

再看地标建筑 。
特大科技公司绿洲 , 从玻璃大楼到内部陈设都散发着冰冷科技感 , 符合我们对未来赛博朋克式的想象 。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国际人工智能伦理学会埃萨 。
大理石、花瓶瓷器、古代雕像等装饰 , 透出一股中式的庄严感 。
两排苹果树 , 保留着旧世界的人文气息 。

乍看与未来世界有些跳脱 , 其实非常符合埃萨的定位 。
作为人工智能监管机构 , 它代表着未来世界的保守主义 , 所以仅从外观上就能反映出这里的严肃与古典 。
这些恰恰是《黑门》用心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距今35年后的近未来 , 这决定了生活场景高于现实又不能离现实太远 , 很多地方势必会保留我们熟悉的生活痕迹 。
而这些烙印 , 让国创科幻有着自己清晰可辨的特色 。
短短两集 , 刷的时候忍不住屡屡感叹:质感绝了!
不仅仅是被精致的建模、画面和特效燃到 , 也是被这些本土细节给征服 。
【2】
当然 , 论一部作品的吸引力 , 视觉质感只是第一层 , 故事多数更为重要 。
《黑门》的剧情就牢牢拿捏了我 。
前方 , 信息量警告 。
故事从一桩悬案开始——33路公交事件 。
看似寻常的交通事故 , 却像一个线头那样 , 扯出了千缠万绕的秘密、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越来越宏大的脑洞 。
从目前两集 , 可以整理出一些关键拼图 。
两个机构——绿洲是研发和维护脑机系统的特大科技公司 , 埃萨对其有监管权 。
埃萨口口声声要约束科技的滥用 , 但为了破案又不惜侵犯用户最重要的隐私 。

绿洲也不遑多让 , 声称为了提高绿洲医生维修脑机站的效率 , 不惜用活人大脑做实验 , 真实目的却不可告人 。

两者互相钳制又共存共生 , 关系微妙、善恶难辨 。
一对师徒——绿洲医生朗宁和他师父张晓全 。
他们本是去维修33路公交乘客的脑机系统 , 正巧遇上一位癫痫病人发作 。
师父张晓全出手救人 , 却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仅被电成植物人 , 还要对公交事故负全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