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依托景区建民宿,将民宿建成景点,黄陂新建精品民宿年增速30%

长江日报|依托景区建民宿,将民宿建成景点,黄陂新建精品民宿年增速30%

文章图片

长江日报|依托景区建民宿,将民宿建成景点,黄陂新建精品民宿年增速30%

文章图片

长江日报|依托景区建民宿,将民宿建成景点,黄陂新建精品民宿年增速30%

让游客“湖景看海”的青荷小木 。 通讯员邱舒 供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31日讯 “之前在沿海城市打造极简浪漫海景风格的高端民宿一见到木兰湖 , ‘湖景看海’的想法便产生了 。 ”7月31日 , 黄陂区青荷小木项目负责人吴邦向长江日报记者道出开设民宿的初衷 。
青荷小木以全湖景露台房、榻榻米房为主 , 房内配备品牌家电等高品质家居设施 。 通过极简的轻奢装修风格与湖景天然环境相融 , 碧水蓝天和热带植物的独特风光体验 , 在木兰湖畔营造出热带沿海场景 。
游客在民宿里喝茶看景 。 通讯员邱舒 供图
今年5月刚试营业 , 青荷小木就获得固定客源 , 一家高端俱乐部负责人在初次体验后 , 当即与其签下合作协议 , 将不定期在此开展包场活动 。 而每逢双休、节假日也都是“一房难求” 。 游客杨阳不无诗意的评价:“在这里 , 揽湖追风、休闲静心 , 不出武汉就可以感受到诗和远方!”
离景区更近 , 比旅馆更自在 , 入住民宿正成我市市民近郊游新宠 。 “黄陂地处都市近郊 , 生态环境优越、山水资源丰富 , 适宜投资和发展高端民宿 。 ”新一轮民宿产业发展 , 武汉市旅游民宿协会会长陈金元认为黄陂走在前列 , “作为旅游升级迭代的产物 , 黄陂的民宿数量、质量也都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 尤其是精品民宿 , 新建数量年增长率超30% , 呈现集群化发展 。 ”
游客在民宿内悠闲喝茶拍照 。 通讯员邱舒 供图
依托景区建民宿 , 民宿本身成为景点 。 记者了解到 , 除了靠山临湖 , 黄陂精品民宿多分布在景区附近 , 并成为新的景点 。 毗邻木兰山的裕和夫子山居 , 散发着“山隐”调性 , 石头砌的墙、木头制成的桌、竹子编的灯 , 静坐体验炒茶、酿酒、古琴、刺绣等国潮文化 , 畅享“向往的生活” 。 木兰湖畔野奢精致的斜阳·耒筑由一帮热爱生活的年轻人致力打造 , 主打美学艺术格调 , 米其林定制餐饮、湖景泳池、健身SPA让身心与自然深度融合 。 新晋“网红”啦哩啦谷主打露营休闲 , 隐身丛林小木屋 , 卧看湖畔第一缕阳光 。
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 , 全区民宿已有近2000家 , 覆盖全域19个街乡 , 精品民宿占比逐年上升 。 还有一批精品民宿也正在加快建设中 , 被誉为“民宿界的星巴克”的大乐之野正围绕木兰湖打造民宿集群 。
游客在樾和林泉惬意地看电影 。 通讯员邱舒 供图
“今年上半年 , 黄陂旅游突破千万人次 , 随着文旅夜经济快速发展 , 住宿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 全区高端精品民宿不仅开业就客满 , 且出现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 ”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 。
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等多元投资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民宿建设 , 在规划布局、质量标准、服务品质等方面加强指导 。 发挥民宿就业渠道多、方式灵活等优势 , 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经营服务 。 精品民宿不仅成为黄陂文旅新名片 , 也成为该区富民兴乡的新赛道 。 以民宿较为集中的木兰乡为例 , 全乡民宿168家 , 带动就业2000余人 , 综合产值近7000万元 。
“湖景看海”的青荷小木成为网红打卡地 。 通讯员邱舒 供图
“民宿产业已是老百姓获得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之一 。 ”在陈金元看来 , 民宿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体 , 它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 , 带来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 带动村民致富 , 促乡村发展 。
据了解 , 为推动民宿不断向规范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 该区即将启动“十大精品旅游民宿”评选活动 , 以评促建 , 拿出真金白银激励行业加速发展 。
(长江日报记者李婷 汪峥 通讯员邱舒)
【编辑:姚昊】
【长江日报|依托景区建民宿,将民宿建成景点,黄陂新建精品民宿年增速30%】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