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 , 各地旅游市场快速复苏 。 在暑期游和八一建军节的双重助力下 , 军事主题旅游迎来新的热潮 。
暑期游、研学游带热军事游
近年来 , 随着我国航母、核潜艇、载人飞船等一系列国之重器的霸气登场 , 相关军事知识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 , 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国防价值、民族精神 , 也逐渐成为文化旅游领域的新兴热点 。 在暑期游、亲子游、研学游、航天游等新兴业态的加持下 , 军事主题旅游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意义 , 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 今年1月 , 国家发改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 , 也明确提出要“合理开发特色国防军事旅游产品” 。
7月中旬的浙江 , 气温高达40度 , 但来到横店影视城的游客热情不减 。 在横店国防科技教育园 , 身着迷彩服的蔡先生一家格外引人注目 。 蔡先生的夫人是白俄罗斯人 , 现在杭州定居 , 他们的两个孩子都是军事迷 , 园区内海、陆、空部队的精良装备模型令全家人目不暇接 , 连呼“太棒了” 。
横店国防科技教育园内的重武器装备馆 横店影视城供图
横店国防科技教育园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 , 主要由军事展馆区和军事训练区两部分组成 。 “平均每年来园参观的游客超过30万人次 , 参加国防教育的团队达350批次 。 开业十几年以来 , 我们开展的教育活动十分多元 , 寒暑假的训练营更是火爆 。 这里不仅能学知识 , 更能锤炼品性 。 ”横店国防科技教育园负责人周薇介绍 。
“武乡红色军事研学”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打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国防教育品牌 , 以研学旅行为抓手 , 依托太行少年军校 , 推出国防教育、素质拓展、农事劳作体验等红色军事研学活动 , 吸引了山西周边省区以及北京、江苏等地的青少年来此研学 。 山西红星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毅介绍 , 八路军文化园将传统的“版面式、观光式”旅游变为“融入式、体验式”旅游 , 已成为山西红色旅游、军事主题旅游最值得体验的行程之一 。 目前游客以年轻人居多 , 他们身着军装 , 亲身融入实景 , 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抗战精神、民族精神的内涵 。
山西八路军文化园开展夏令营活动 八路军文化园供图
在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东北地区 , 军事旅游也十分火爆 。 2009年5月18日开馆的黑龙江鸡西虎林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 , 不断创新红色旅游服务模式 , 持续融入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内容 , 引导广大游客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 今年上半年 , 博物馆共接待域内外各级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团体、研学团队200余个 , 接待人数超9万 。 博物馆还与东北烈士纪念馆联合办展 , 积极开展龙江“四大精神”宣讲 , 使主题展览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研学的生动教材 。 开馆至今 , 博物馆已接待游客410万人次 。 下一步 , 博物馆将通过提升服务、增加业态、丰富内容等方式 , 持续深化红色旅游和军事旅游主题 , 进一步宣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
军事游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创新突破 , 打造品牌 , 促进军事旅游提质升级 , 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 与此同时 , 军事旅游也通过与多种业态相结合 , 助力文旅深度融合 , 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及当地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
7月24日下午 , 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着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升空 。 据不完全统计 , 当天 , 约50万名全国各地游客涌入发射场所在地——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 , 近距离感受火箭发射的震撼场面 。 “一房难求”“一桌难订”的爆满情景再度出现在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 。
站在海南文昌龙楼镇的海滩上即可观看火箭发射 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供图
因为与文昌火箭发射场“近水楼台”的地理位置 , 龙楼镇从十年前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华丽转身为全球航天迷关注的滨海航天风情小镇 。 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陈琦微介绍 , 在航天旅游的带动下 , 龙楼人纷纷转行吃起“旅游饭” 。 近年来 , 龙楼镇航天旅游、铜鼓岭生态观景旅游、滨海休闲康养旅游和田园乡村旅游的发展齐头并进 , 形成旅游优势产业 。 2021年 , 龙楼镇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 龙楼镇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的5559元攀升至19171元 。 接下来 , 文昌市将继续探索创新旅行体验 , 解锁更多航天旅游新玩法 , 打造文昌航天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