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人类作为高级生物 , 可选择数量众多的食物和饮品 , 但依旧对酒情有独钟 。
无论身处何方 , 忙过之后喝上一杯总归是不错的选择 。 人类每年会消耗大量的白酒、红酒、啤酒、果酒等酒类 , 也几乎尝试着把所能发酵的食物都变成酒类 。
人类早就知道饮酒会导致醉酒 , 甚至有可能带来诸多麻烦 , 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 那为什么人类还对酒如此沉迷呢?
科学家其实早就有所发现 , 人类对于酒精的痴迷 , 很有可能与人类的进化有着某种关联 。 提到酒就必须说下酒曲 , 酒曲就是酵母 , 酵母在酿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从原始人类首次自主酿酒开始 , 人类就与酵母产生了不解之缘 , 并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 也许你会认为人与酵母之间 , 人类才是主角 , 但事实上酵母才是真正的主角 。
人类和酵母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 人类为了获取美酒而培育酵母 , 而酵母投之以李 , 迅速繁衍酿造出醇厚的酒类 。
人们早已知道 , 饮酒是一种弊大于利的不良习惯 , 但从进化的层面上来看 , 酒曾给人类祖先带来了诸多福祉 , 在史前时代 , 酒可以帮助原始人类挨过寒冬 , 增进社群感情 , 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
并非只有人类对酒如此痴迷 , 动物界也有嗜酒如命的家伙 。 果蝇就对熟透了的、带有酒味的果实无法自拔 。 这些发酵的果实自带酒味 , 但果蝇食用后 , 不会对其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
另外像大象、狐狸和诸多灵长目动物都对“杯中之物”流连忘返 , 它们经常被熟透的果实所散发出来的酒味所吸引 。 大象虽然好酒 , 但是酒量却不怎么样 , 经常因为食用熟透的果子而醉倒在路边 。
关于生物饮酒的最早记录 , 大概可以追溯到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 , 当时开花植物和酵母都已出现 , 酵母逐渐进化出了一种奇特的功能:它们不会将糖分完全分解 , 而是部分分解 , 并产生酒精 。
如今酵母的分解能力虽然比不上它们的始祖 , 但现代酵母却逐渐产生了进化优势:作为废弃物的乙醇(酒精)可以杀死以腐蚀果实的细菌 , 帮助酵母消灭掉更多的潜在威胁 。
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祖先最开始酿酒是为了获得持久的感官刺激 , 就像我们今天为了获得糖分而种植甘蔗一样 。
【小酌怡情?酒类的功与过,人类与酒的万年之缘可能在未来终结】但也有科学家认为 , 人类在学会酿酒之后才开始对酒精依赖 , 从神经学角度来看 , 这是一种偶发事件 。 人类很容易对酒精上瘾 , 就像对咖啡或尼古丁上瘾的情况是如出一辙的 。
很久以前就有“小酌怡情 , 大酌伤身”的说法 , 但科学家早已证明无论是小酌还是大酌 , 都会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 酒精确实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 但对人体细胞却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
酒精可以和大脑中氨基丁酸受体发生反应 , 致使大脑中被压抑和束缚的活动能力得以释放 , 饮酒后的人才会产生自大或愉悦的错觉 。 酒精也能让人的协调能力变弱 , 走路摇晃 , 无法正常工作学习 。 所以从古至今 , 酒也成为了诸多意外悲剧的导火索 。
饮酒对于靠采集野果和狩猎野兽的原始人类来说 , 并没有带来什么好处 , 但在农耕时代来临后 , 饮酒却给人类祖先带来了益处 , 在1万年前的农耕时代初期 , 人类开始建立部落 , 并且有计划地开始酿酒 。
这种习惯可以帮助原始人类将剩余的谷物储存起来 , 谷物发酵后营养丰富 , 可帮助人类补充B族维生素 , 同时饮酒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令社会关系变得复杂多样 。
推荐阅读
- 树袋熊:别看我很懒,但我也有技能包,比如可以拉出方形的便便
- 为什么地球上没有进化出可以喷火的生物?
- 火的操控者——桉树,完美诠释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太空站内观血月 宇航员展示月全蚀照片
- 世界上最大生命体是什么?占地近9平方公里,现在仍在疯狂生长
- 为何地球上找不到会喷火的动物?是进化不出来,还是不实用?
- 考拉因为缺水,将在2050年灭绝,我们到底有多了解这种可爱的动物
- 为什么地球上没有进化出会喷火的动物?
- 树懒 为什么树懒从不担心自己会被猎食者吃掉?因为它有两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