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曾经 , 在天价岩茶新闻之前 , 牛栏坑里遍地乱插的广告牌 , 是最被人垢病的存在 。
这些广告牌也上过不少新闻 。
有福建本地的新闻 , 也有央视的新闻 。
总之 , 基调都是批评 。
新闻调查之后 , 武夷山当地主管部门便开始大力肃清这些牌子 。
很快 , 我们再去牛栏坑的时候 , 眼前一片干净 , 绿油油尽是茶树 , 丹山碧水终于露出真颜 。
不由感慨 , 还是这样清清爽爽更好看 。
插遍牌子 , 商家是得了益 , 但于游客而言 , 观感真是一言难尽 , 在这充满商业味道的坑涧里晃悠 , 抬头低头尽是某某厂家 , 某某品牌的招牌 , 这跟在某条景区的商业街上闲逛有何区别呢?
大家出门旅游 , 也不是为了看广告牌来的 。
要想看这些广告 , 打开电视 , 打开手机便有了 , 何必跑这么远 , 劳民伤财地折腾 。
幸而清理了 , 这些年来 , 牛栏坑一直保持着干净的脸庞 。
也让它 , 更加地质朴纯粹了 。
《2》
这世上的事 , 好似总会传染 。
你在沙漠里开了加油站 , 赚得盆满钵满 , 我就眼红了 , 也去你隔壁开一家加油站 。
不动脑子的人总是这种思维 , 跟风 , 盲从 , 人云亦云 , 不辨是非真伪 。
于是 , 前几天 , 我们便在太姥山的茶园里 , 那般光风霁月之处 , 看见了三块巨大的 , 广告牌 。
是的 , 硕大的牌子 , 就插在茶园里 。
上面是三个企业的名字 。
春茶季的时候还没有 , 想来是这两个月新做上去的 。 颜色尚新 , 没有经历过台风与雨雪天气的侵袭 。
那块茶园 , 是村里某某家的 , 大家都知道 , 并不属于这三块广告牌企业当中的任何一家 。
所以 , 这三块广告牌插在这并非自己家的茶园里 , 意思便不言而喻了 。
茶园的主人能让渡出自己家茶园的空间 , 想必也不是白干活 。
这三家品牌树了招牌在这并非自己家的茶园里 , 也是为了宣传与造势 , 在顾客心目中留下自己在太姥山有茶园人假象 , 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
这里面 , 最受伤的便是消费者了 。
看了图片 , 看了视频 , 看了直播 , 以为买到的是妥妥的太姥山白茶——人家企业招牌都插在那里了——但其实 , 内幕谁知道呢?
天知道罢了 。
太姥娘娘知道罢了 。
《3》
这种到别人家的茶园里插广告牌的风气 , 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想来是铁观音的时代便开始了吧 。
有一些企业 , 看到某茶红了 , 便也想去分一杯羹 , 掺个股进去做一做这款茶 。
然而 , 由于没有资源 , 资金又不雄厚 , 拿不起这些正当红的产区的货源 。
于是 , 便想到了这叫借壳生蛋——插广告牌到别人的茶园里 。
看 , 我在核心产区有茶园 , 我的牌子都插在那里呢 。
照片一拍下来 , 往店里一挂 , 不愁消费者不相信 , 不愁不客似云来财源滚滚 。
插这牌子最主要的目的 , 就是力证货源的纯正 , 力证自己的实力与背景 。
但其实 , 货源纯正与否 , 靠一两块插在别人家茶园里的广告牌 , 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 忽悠一下外行还成 , 要想让喝过的人相信 , 真的很难 。
自己的实力与背景 , 靠茶园里的广告牌 , 也证明不了什么 。
自己的谈吐 , 学识 , 眼界 , 胸襟 , 对茶的态度 , 这些骨子里的东西 , 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 , 便能润物细无声地表现出来 , 让人感觉到体会到 , 并非仅凭一两块牌子就能改变和提升的 。
【茶园|从牛栏坑到太姥山,从武夷岩茶到白茶,那些广告牌还是插进了茶园】是骡子是马 , 茶拿出来一泡 , 自然见真章 。
推荐阅读
- 露营|杭州湾畔,一方乐土,快来这里一起定格海湾的味道~
- 太姥山|七月休整,八月蛰伏,九月开采,请查收这份白茶的大自然观察手册
- 大别山|比三亚人少,比厦门古老,这才是国内宝藏旅行地
- 勃朗峰|这里是欧洲最高的山脉,这里有“欧洲屋脊”勃朗峰——阿尔卑斯山
- 黄山风景区|中国最美山峰,被誉为“中国最美山峰”,有“地球屋脊”之美称
- 茶园|夏日去看海,相约浙江之南苍南,不可错过中国最美茶园五凤茶园
- 祁连山|所有的相遇,都是最美的遇见
- 华山|普吉岛没了中国游客,垃圾依旧满地都是,泰国人这次该赖谁?
- 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脚下的穷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海拔4500米挖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