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豪咪咕掉队:失守泛文娱,造梦元宇宙( 二 )


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下称报告)显示 , 短视频行业月人均使用时长较2021年6月同比增长9.8%至53.8小时 , 在线音乐月人均使用时长同比下降21.4%至4小时 。
存在感较低 。 在线音乐行业中 , 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均为头部玩家 , 掌握更多的市场份额、用户规模等 , 处于二线的咪咕音乐处境有些尴尬 。
版权优势消退 。 咪咕音乐优势在于背靠中国移动的版权资源 。 以最为热门的周杰伦歌曲为例 , 腾讯音乐拥有互联网版权 , 中国移动早在彩铃时代就拿到周杰伦歌曲的通信运营商版权 。
在音乐版权放开的大环境下 , 在线音乐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跨界挑战 , 为用户提供更多社交玩法 , 腾讯音乐、网易音乐发力独立音乐人+原创内容上的进攻 , 吸引用户付费 , 咪咕音乐版权“护城河”不再牢固 。
游戏业务降级 。 腾讯、网易在国内网络游戏行业耕耘多年 , 占据八成市场份额 。 咪咕互娱由中国移动游戏基地2015年市场化改革而来 , 以云游戏等生产渠道分发为主 , 并为游戏厂商提供云算力、云存储等服务 , 难以在游戏市场泛起波澜 。
阅读、动漫业务不见起色 。 咪咕阅读业务前身为2008年筹建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 , 经过十余年发展表现不太尽如人意 。 出版图书、原创小说、影视原著等内容品类 , 看似面面俱到 , 实际差异化不足 , 难以长久留住年轻读者 。
咪咕旗下咪咕数字传媒未透露咪咕阅读业务用户数 , 仅提及全场景月活用户数超1亿 , 累计培养了4.6亿用户的数字阅读习惯 。 根据QuestMobile报告 , 在线阅读APP行业月活用户规模排名中 , 阅友科技免费小说以1240万排名第十 , 咪咕阅读未进入前十 。
咪咕动漫2015年4月从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更名转型 , 以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音乐内容运营为主 , 通过移动微商城提供动漫3元包、漫赏包订阅服务 , 与爱腾优B站相比声名不显 , 仍需要时间积淀 。
蹭上元宇宙
蹭元宇宙概念 。 在2015年咪咕成立之初 , 对外透露中国移动将允许外部资本注入咪咕并独立IPO的咪咕总经理刘昕 , 6年后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讲起元宇宙故事 , 以算力网络为依托 , 以游戏、社交、虚拟偶像等为载体 , 进入元宇宙赛道 。
将元宇宙与咪咕挂钩 。 刘昕提出元宇宙的MIGU演进路线图: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 , Immersive social connection(沉浸式社会连接) , Gamified interaction engine(游戏化交互引擎) , Ubiquitous computing(无处不在的计算) , 首字母串起来正是MIGU(咪咕) 。
动作不断 。 今年7月 , 咪咕宣布将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打造首个世界杯 “元宇宙”虚拟观赛互动空间 。 咪咕与厦门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 咪咕元宇宙总部落户厦门 , 并将主导建设“鼓浪屿元宇宙” 。
谨慎乐观 。 同样讲起元宇宙故事的 , 还有中国电信旗下上市公司新国脉 , 主营业务为云游戏、云视频、动漫、AR/VR , 与咪咕布局相似 , 连续处于亏损状态 , 2021年亏损3.58亿元 。
今年新国脉宣布将以元宇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者为定位 , 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后承认 , 与“元宇宙”概念相关的5G应用产品尚处于探索阶段和投入期 。 相关产品与理论上的“元宇宙”存在很大差距 , 未来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落地难 。 元宇宙概念近期爆火 , 不少互联网公司都传出涉足元宇宙的消息 。 设备、技术、资金等尚未落地 , 元宇宙犹如一枚抛向空中、仍在急剧翻转、尚未落地的硬币 , 是机会还是“泡沫”未有明确答案 。
【顶豪咪咕掉队:失守泛文娱,造梦元宇宙】构建差异化竞争 。 当下 , 在线视频、音乐等领域格局相对稳固 , 竞争日益胶着 。 背靠强大的母公司 , 咪咕要做的正是强化使命担当 , 发挥5G和内容优势 , 助推体育、影视、音乐、阅读、文博等内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以点带面赢得强增长机会红利 , 赋能视听产业变革与创新 , 重塑辉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