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银行其实一年四季都缺钱,但如果非要说银行最缺钱的时候,一定是每年的12月底 。

年关将至的时候,大量的资金会从银行抽离,各家企业都要去结算年度款项,准备年终奖金,很大一部分钱会流入个人的腰包,而他们却要等春节过后才把这部分钱存回银行里 。

而此时的银行,账面上的资金流动性紧张,当然就会缺钱了,又必须面临年度大考 。

这个时候,不论是银行的存款,还是银行的理财收益,包括货币基金,都会有利率抬头的趋势,银行开始大量地揽储 。

所以,聪明的客户,都懂得在年底去银行存钱,就是因为年底的银行存款收益,会偏高一些 。

这种缺钱的情况,往往会延续到春节过后的一个月左右,并不是1月初就能得到缓解 。

每年1月份贷款额度相对比较宽松,会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但储蓄紧张要等到2-3月份才缓解,这个阶段也就自然成了银行最“困难”的时候了 。

当然,不论是低息揽储,还是高息揽储,都是银行一年四季在做的事情,毕竟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存贷款的息差,账上有钱总比没钱来的好 。

至于很多人说,银行一年四季的考核KPI,迫使银行的客户经理去揽储,这些都只是前端最表面的现象而已 。

这反映出银行自身存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并不是大众想象的那样,银行大门朝南开,每天有人来银行“送钱” 。

其实,银行是国之命脉,中国经济最底层的基石,不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都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非常的关键 。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为什么银行必须“缺钱”?

稍微懂一些经济学的人都明白,如果银行不缺钱,那才是出事了 。

当没有人去银行贷款,而大量的人把钱存到银行里的时候,银行自然就不缺钱了 。

而这种不缺钱的背后,反映了几个现象 。

1、投资机会很少,大量资金涌入银行 。

如果整个市场环境很好,人们优先考虑的一定不是去银行存钱,而是做投资理财 。

毕竟大部分人都明白,把钱存银行的结果,长期来看就是货币贬值 。

但是银行储蓄相对于其他的投资方式,安全性是没话说的 。

所以,当风险大于收益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银行,选择定期存款,或者是一些货币基金,包括有一些资金会选择投资长期国债,甚至买一些保险 。

适度的存款是好事,但是大量的存款一定不是好事 。

投资机会少的背后,一定是整个市场出现了问题,甚至都让那些热钱不敢去做投资了 。

而这个时候,由于钱越来越多,银行也会选择降息,去释放流动性 。

如果降息都达不到效果,依然有人不断往银行存钱,那情况可能就更糟糕了 。

2、消费意愿降低,风险防范意识大大增强 。

大量资金存入银行,还体现出整个消费市场正面临挑战 。

为什么经济不好的时候都会推动消费,因为消费的背后是生产链,是实体经济,是劳动就业 。

也就是说,当整个社会处于相对较低的消费意愿时,社会生产力就出现了问题 。

当人们不愿意透支去消费,甚至不愿意花钱去消费,而是把钱存在银行,一定是有大的风暴要来了 。

你去把钱存银行的本质目的,不就是为了安全,为了放心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疫情过后,银行的存款金额暴增的原因,很多人不敢继续高消费了,因为怕赚不到钱,或者突发一些变故 。

对于整个经济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

3、实体经济不好,贷款的人群变少 。

很多人对贷款其实有误解,认为贷款并不是一个好东西 。

但事实上,贷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金融工具 。

贷款意味着杠杆,有人花银行的钱来进行发展,从而背负了债务 。

银行贷款总体的坏账率相对较低,是因为银行风控体系到位,贷款利率也并不是特别高 。

如果市场环境不好,银行会升高贷款的利率,控制审批,以免出现更多的坏账,而当市场环境稳定的时候,银行会适当放宽贷款,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市场出现火热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时候,银行则会收紧贷款,避免系统性次贷危机 。

总之,贷款是调节整个经济发展的手段 。

当贷款端放低利率,却仍然没法把钱借出去,或者说没有人来借钱的时候,那么一定是实体经济萧条的时间,因为贷了款也不知道要干嘛用,各行各业都在萎缩 。

所以,当银行出现账上钱很多,借不出去还一直收进来的情况,是很可怕的 。

这种情况下,会有几个必然的结果 。

1、经济发展放缓,甚至停滞 。

大多数这种情况发生在经济发展停滞的时期,甚至出现通货紧缩的状况 。

市场上的钱不再进入实体,也不借道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那经济发展一定好不起来 。

银行的钱越来越多,市场上的钱就越来越少,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

这时候,整个经济已经很难再用货币政策去刺激,可能低息无息贷款给企业,才是一条活路 。

2、企业不景气,失业潮来袭 。

出现这种情况,预示着企业正面临一场危机 。

劣质的企业,会因为贷款断供而不断倒下,优质企业也不敢盲目扩张,因此不会去问银行借钱 。

这种局面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失业,失业潮就会来袭 。

而越是面临失业危机,就越容易把钱存到银行里,而不是花钱去投资,或者去创业 。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安稳都会有很大的冲击 。

3、社会信用度降低,资金流转速度变慢 。

与此同时,整个市场资金的流速会变得异常缓慢,因为谁都不敢用钱 。

市场的信用度,也会一步步地走低,人们只会越来越相信银行,储蓄就会越来越多 。

这些钱没有办法再流转到实体经济链上,资金也就无法运转起来 。

要知道,钱的流速是整个GDP的基础,钱要是流通效率慢了,整个经济的供应链一定就会出现问题 。

所以,银行是不能够不缺钱的,而且必须每年去印发一些货币给到银行,再通过银行的贷款端口去投放进入整个市场,形成一个正循环 。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说说央行逆回购和基准利率

先说央行逆回购 。

央行逆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

就是获得质押的债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从而释放流动性 。

当然,央行这么做可以获得回购的利息收入 。

具体的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 。

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 。

这是一种变相解决银行没钱的问题,说明了如果市场真的缺钱,央行是会做宏观调控的 。

央行完全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去做逆回购,确保市场不缺钱 。

因此,银行的缺钱与央行判断的市场缺钱,完全不是一回事 。

宏观调控可以确保市场不缺钱,银行所谓的缺钱只是暂时的,与市场的关系仍在可控范围内 。

再说说基准利率 。

基准利率,也就是俗称的加息降息 。

人民银行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很久没有变化了,一年期是1.5%,银行可以自行浮动存款利率 。

基准利率,其实也是释放流动性的一个信号,对于银行的影响很小 。

银行本质上是吃息差,就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中间的利润 。

存款的基准利率下调,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调,保持两者的平衡 。

这也保证了,作为“中间商”的银行,能够有稳定的利润来源 。

现如今,银行要调控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已经不再采取调整基准利率的方式,而是改为存款准备金 。

存款准备金可以有效的调节流动性,而基准利率上浮的限制打开,也确保了银行可以通过利率浮动来调节基础的存款体量 。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存款准备金,顾名思义,把钱存进去之后,银行要提取多少资金 。

比如当下的存款准备金率在15%,那么代表100块钱存款,银行最多可以拿出85块用于放贷,而这个85块如果通过资金回流到银行,那么又可以放贷85块的85%,就是72.25块钱出去,周而复始 。

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市场的流动性就越足,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市场流动性就越差 。

当银行自身缺钱,而央行又没有开展逆回购的时候,可以通过提升存款利率的上限,来吸收居民的存款,从而达到自身的调节 。

银行的体系和机制,确保了银行的正常运作,也保证了银行可以根据总的政策有效调控市场上的货币资金,助推经济走在良性循环的道路上 。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银行缺钱时,该不该存钱

我们都知道,当银行缺钱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揽储的措施 。

一边是实实在在地提升存款利率,甚至部分理财产品收益也会上浮,另一边是送柴米油盐等礼物,给储户一些合同外的利益 。

很多人就会问,那我是不是每年就等着年底去存钱,最划算了?

如果单纯从收益角度来看,年底去存钱,一定是利益最大化的 。

但存款本身是一种资金规划,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利息差,就等到年底再去存 。

毕竟等待期间如果是放活期,或者做短期理财,多多少少还是会有收益损失的 。

除非是金额较大,打算放存款周期较长的资金,否则并不建议等到年底,意义不大 。

另外,银行其实在每个季度末,尤其是年中,也就是6月底,同样会资金流动性紧张,也会有短时的利率上浮出现 。

所以,可以安排这个时间去做一次存款储蓄也不错 。

合理的资金规划,才是存款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一旦定期转活期,利息的损失就很大了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银行和小银行,如何选择更好?

大银行缺钱的概率,其实比小银行要小,或者说银行可以自行解决,而小银行则更倾向于揽储 。

也就是说,相对而言,小银行在年末的时候,会给出更高的存款利率,来加入这一场存款争夺战 。

如果资金量比较小,低于50万的存款保险保障额度,建议把钱存在小银行,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 。

如果资金体量较大,那么建议还是放在大银行里,毕竟大的银行更省心更安心,至于那些利息差,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大 。

所以,如果手头上有钱,又恰逢年底,过年也不用,可以提前存入银行,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最后,记住一点 。

虽说现在的银行随处可见各种理财产品的销售,但是中国的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依旧是存贷差,而且,在短期内这种情况并不会得到改变 。

银行是国家经济的基石,安全性自然没话说 。

至于很多人纠结存银行到底划算不划算,其实是这笔钱到底更注重安全,还是更注重收益 。

既要又要,才理财圈内是行不通的,在银行就更行不通了 。

在银行最缺钱的时间点,去给银行送温暖,能得到的回报,也一定是更高的 。

其他网友观点

说实话,银行是一年四季都缺钱...……但具体缺钱的原因又不一定是相同的 。

银行为什么还会缺钱?

有两个缺钱的状态 。

第一,银行有个指标叫做“核心资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块是银行抗风险的保障 。主要包括永久性的股东权益和公开储备 。

目前我国银保监会对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不能低于8.5%,一般银行缺“核心资本”的时间都不固定~ 一般银行特别缺核心资本都会考虑进行上市!

第二,或者是缺存款了,缺存款就很简单了,直接给员工下达拉存款的指标就好了啊~

银行什么时候最缺钱呢?

准确说来是12月-1月 。银行也要冲业绩,所以年底的时候会特别需要钱 。不然也不会有各种“开门红”营销活动了 。

所以你看,一般银行到年底活动特别多,就是因为“缺钱”了 。

还有个原因是春节前后需要资金的企业也比较多 。在借贷方面,银监会对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考核为8.5%,也就是说,这家银行100亿核心一级资产,最多可以借出去1176亿 。

我是界界,码字不易,喜欢的话请点个赞,关注一下我吧~

其他网友观点

我不是银行的员工 。

但是,还想凑个热闹,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

银行既然有最“缺钱”的月份,那也就有最“有钱”的月份 。

我认为银行最“缺钱”的月份是农历腊月 。相对应的,最“有钱”的月份是农历正月 。

原因很简单,要过年了,大家都提前准备好红包和压岁钱 。过年期间,好些人会收到不少红包和压岁钱 。现在人们都不喜欢带现金,就都存银行了 。

这就是我理解的银行最“缺钱”的月份 。

玩笑也好,真的也罢 。大家自己去悟吧!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银行什么月份最“缺钱”?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