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新一期里 , 陈柏霖和谢欣颖在森林溪谷间玩起了“蹚水”游戏——溯溪 。 在12月的天气里 , 溯过只有2℃—5℃的冰水 , 真是痛并快乐着 。
然而 , 不只有0℃的体感温度折磨人 。
想要溯过溪流 , 还得拉着绳子攀过光滑的高低不平的大石块 , 再从石块攀下或者跳下 , 反复在水与山石间切换 。
溪水与山石之间 。 /pexels
这是一项集登山、攀岩、露营、游泳、潜水、绳索操作、野外求生、定位运动等综合性技术的户外水上运动 。
那些我们总以为在《跟着贝尔去冒险》节目里才能看到的极限运动 , 已经悄然在郊区、山林间兴起 , 成为了许多人常规的放松活动 。
初听“溯溪” , 你或许感到陌生 。 但你一定记得 , 小时候在山野间 , 见到溪流 , 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蹚过小溪的兴奋感;也一定记得 , 挑着根树枝 , 在小溪和水塘里光脚逗蝌蚪、小鱼的童趣时光 。
能唤起童年回忆的溯溪 , 远比你想的要精彩 。
山野间戏水的儿童 。
溯溪的吸引力法则:艰难险阻
溯溪(沢登り) , 发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 , 字面意思是沿溪谷攀登 。 专门的溯溪活动也多盛行于日本及中国台湾 。 上世纪 , 台湾就有专业溯溪运动 , 它们将溯溪字面翻译成“river tracing” 。
“溯”字翻译得相当巧妙 , 本意为“沿着水逆流而上” 。
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不止一次写到“溯溪”一词 。 例如他写到 , “乃随流东北行五里 , 西北转 , 溯溪入山” 。
“溯溪”这词 , 顾名思义 , 由峡谷溪流的下游逆水而上 , 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 , 其间需要克服地形的阻碍、水流的冲击等 。
逆流而上 。 /视觉中国
【溯溪|全网中产,都忍不住下水了】只不过如今人们不像徐霞客般多泛舟而行 , 而是全身心与山水“合而为一” 。 溯溪更像一种“水上徒步”运动 , 靠双手、双脚体验 。
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水中探险 , 时而涉水、泳渡 , 时而手脚并用穿越岩石堆、爬行高绕、攀登瀑布 , 有时甚至会从大石上纵身一跃 , 跳入深潭中 。
思想家爱默生说过 , “别走已经走的路 , 走没路的地方并留下新的道路” 。 这运动可谓将“不走寻常路”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
溯溪原是欧洲的一种登山方式 , 后来才在日本演变为独立的户外运动 。 当传统的山路被开发至近乎成熟后 , 人们就开始往不寻常的路寻找刺激 。
急流险滩、深潭飞瀑等诸多艰难险阻 , 正是溯溪玩家们最期待的部分 。
毕竟是逆水而上 , 溯溪的叛逆本质正好满足了挑战者们的欲望 , 越是困难危险 , 越是能激发玩家的热情 。
不同的地形危险程度不同 , 因此 , 难度也不尽相同 。 高级玩家往往挑战“完全溯溪” , 就是从下游直溯而上 , 至顶峰才停止 。 但高难度才能换来顶峰最美妙的风景 。
而大部分玩家则玩普及版的“段落溯溪” , 即选一段溪流溯行 , 可上可下 , 还可顺便露个营、钓个鱼 , 欣赏飞瀑峭壁等美景 。
溪间捕鱼 。 /《影里》
这时才应了那句诗歌——“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
清晨的露水成霜时 , 人在溪流中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地追寻 , 寻的正是那挑战本身 。
逃离与自由
炎炎夏日里 , 待在水里是最佳选择 。 相比在热门海滩和公共泳池里“下饺子” , 到山林泉水间“游山玩水”更具吸引力 。
时兴露营潮还未退去 , 溯溪又为它增添了更多乐趣 。
跟露营一样 , 溯溪的装备也是一门学问 。
朝着温泉处出发 。 /《极岛森林》截图
最基本的是准备一双溯溪鞋 。 上世纪 , 溯溪在日本兴起时 , 溯溪鞋还是简便的草鞋 。 当时的各种溯溪团体就因脚踏草鞋而多命名为“XX草鞋会” 。
推荐阅读
- 露营|来方特,承包你整天的快乐时光!
- 露营|新西兰有故事的景点,因一个失误造就而成,女性到此纷纷脱下内衣
- 露营|中国为何投资超3000亿,开建第二条进藏铁路?三大布局抢占制高点
- 溯溪|清凉一夏,探寻秘境
- 福州|在益阳,除了“银城”这个称呼之外,你还知道哪些?
- 露营|杭州湾畔,一方乐土,快来这里一起定格海湾的味道~
- 露营|49岁国家一级演员定居泰国,住豪宅好惬意
- 休息日|带上 Bose,来一场休息日的短暂逃离
- 日照|日照旅行攻略景点分析大合集!50处吃喝玩乐打卡地点真的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