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只有非洲有犀牛?百余年前我国曾有三种野生犀牛,种类比非洲还多


文章图片


说到犀牛 , 我们都会想到非洲大草原 , 在我们的印象中 , 野生犀牛是只存在于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 , 实际上并非如此 , 犀牛还存在于亚洲 , 仅仅在一百年前我国也有犀牛存在 。

一般认为 , 全世界的犀牛一共有5种 , 分别是黑犀牛、白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爪哇犀牛、印度犀牛 。
其中前两类犀牛都在非洲 , 属于双角犀牛 , 野生黑犀牛主要存在于非洲中部 , 野生白犀牛主要存在于非洲南部 , 但两者分布范围有大量的交叉 , 其中黑犀牛全球数量约5000头 , 白犀牛现存数量超过2万头 , 下图为黑犀牛 。

五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正是白犀牛 , 体重最大可达3.5吨 , 与河马差不多 , 陆生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象 , 下图为白犀牛 。

苏门答腊犀牛、爪哇犀牛、印度犀牛这后三类犀牛都在亚洲 , 苏门答腊犀牛主要分布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及中南半岛上 , 它是5种犀牛中个头最小的一种 , 而且体表有少量体毛 , 其如今的数量极少 , 推测其全球数量不足100头 , 下图为苏门答腊犀牛 。

爪哇犀牛主要分布在印尼爪哇岛和中南半岛上 , 但如今这种动物只存在于印尼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里 , 数量不超过80头(全球数量) , 下图为爪哇犀牛 。

而印度犀牛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地 , 全球现存约3200头 , 下图为印度犀牛 。

这也说明亚洲的犀牛种类其实比非洲还多 , 在亚洲的三种犀牛中 , 苏门答腊犀牛是双角犀牛 , 而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都是单角犀牛 。
前面说我国在一百多年前也曾有野生犀牛存在过 , 可能很多朋友都很好奇 , 其实在古代时期 , 亚洲三种犀牛的野生种群在我国都存在过 , 而且不只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 , 早期甚至在华北平原上以及西北地区都有犀牛生存 。

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犀牛化石说明犀牛这种动物在我国境内的存在可追溯到2000万年前 , 而且范围分布很广 。 而在我国的文明史中 , 犀牛在我国古书古文中从未缺席 , 《楚辞·九歌》中就说“操吴戈兮被犀甲 , 车错毂兮短兵接” , 说明至少在战国之前犀牛皮就已经被用作制造铠甲了 , 而犀牛角在我国古代一直是上好的酒具和中药材 。


犀角杯
有人还考证认为在商朝及之前 , 中国犀牛在我国最北端的界线可能在内蒙古和乌海一带 , 周朝时期该界线则南退到了青海和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汉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直至长江下游 。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稀奇 , 我国华北平原上很多地方都出土过大象的化石 , 河南省简称“豫” , 这个字就被认为和这里出产大象有关 , 《吕氏春秋》记载周朝初期殷商遗民发生叛乱时还骑着大象作战 , 说明在三千年前华北平原的南部还有大象存在 , 实际上三千年前犀牛在我国曾广泛分布 。

汉朝之后 , 犀牛在我国的分布北界快速南移 , 但到唐代时仍在青海西宁至福建漳州一线 , 唐代之后基本只在长江以南了 , 宋朝时则是广东、广西 , 云南和西藏部分地区才有 , 之后数量愈加稀少 , 明清时期基本只在云南和广西存在 , 1790年6月时 , 云南南部的耿马土司曾向乾隆皇帝上贡本地犀牛角 , 之后再无犀角上贡记录 。

犀牛角
有人考证了三种“中国犀牛”在国内的消失时间 , 我国境内的印度犀牛是于1920年灭绝 , 距今的时间才102年;苏门答腊犀牛于1916年灭绝 , 距今106年;爪哇犀牛的印支亚种于1855年灭绝 , 距今167年 , 爪哇犀牛的印度亚种于1922年绝迹 , 距今整整100年 。

推荐阅读